对于国家而言,拥有和掌握资源就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拥有资源就是拥有了不断增值的财富。
在中国,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型企业基本都是上市公司,产业集中度不高是这些领域的中国式行业的通病。对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状况更多意味着机会。上市公司由于具备强大的融资渠道,其获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这种整合往往获得各级政府支持。研判上市公司时,资源储量增加的预期在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很重要。
衡量资源类企业长期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是其拥有的资源储量,而一段时间内影响其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产品价格。自然资源里,石油、铁矿石和大部分的有色金属是全球定价产品,煤炭、天然气、稀土等少数有色金属虽是区域定价产品,目前两种产品定价越来越国际化。产品定价的国际化,意味着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多与全球经济走势相关。虽然全球经济已经连续下行了5年,但在美中两国经济触底企稳的前提下,即便欧债问题仍在反复,全球经济重回上升通道只是时间问题。
资源产品相比其他类型产品,其产品价格弹性也是最大的。在当下全球经济处于底部、资源产品价格俱已腰斩的时候,选择资源储备多、整合扩张能力强、经营管理优异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备选,以分享全球经济复苏后盈利水平的高弹性,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