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智能手机方案下半年面世 实为多媒体处理器平台
●Moorestown是芯片组,并非SoC;
●Moorestown需3G和Wi-Fi芯片配合;
●下半年面世,尚无手机制造客户选用。
英特尔在6月举办的台北电脑展上首次向中国产业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针对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设计的第二代Atom芯片组—— Moorestown。英特尔表示,该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的某个时间面世。这也预示着英特尔在继2006年6月出售XScale手机芯片业务之后重返该市场。
英特尔在展会上借助第三方参考设计方案公司Aava提供的方案进行了Quake3游戏、1080p' 视频播放等功能的演示,但没能给出目前选用该平台的手机客户名称。在此之前,LG曾对外高调宣布将采用Moorestown平台推出LG GW990,但最近该计划被延缓。
英特尔曾宣布Moorestown是一颗SoC(系统级芯片)系统,但在记者看来它仍然只是一个芯片组,而不是SoC。芯片组中包含三颗芯片,一颗是代号为 Lincroft、采用45nm工艺的Atom Z6xx处理器,负责存储器控制、2D和3D图形和显示、视频编解码等功能;一颗是代号为Langwell的控制芯片,负责固态硬盘和I/O控制等;一颗是代号为Briertown的混合信号芯片,负责系统供电、充电管理、触摸屏控制等。
从目前芯片组涵盖的功能来看,若想采用该芯片组完成手机设计尚需通信协议处理器、无线连接等芯片或模块。英特尔也表示该芯片组需要依赖第三方的芯片来实现3G、Wi-Fi和GPS功能。例如,通过ST- Ericsson的M340分立解决方案实现数据+语音连接,爱立信的C3607组件实现数据连接,Marvell的8688 实现Wi-Fi连接,Infineon的Hamerhead 2实现GPS功能。其混合信号芯片Briertown则与飞思卡尔、美信和瑞萨的产品兼容。
业内人士分析,与竞争对手高通、ST-Ericsson等相比,英特尔手机芯片平台还缺乏必要的通信协议处理器,因此,整体解决方案集成度不高。为此,今年5月,一家德国媒体曾报道英特尔对英飞凌手机芯片业务感兴趣并正进行收购谈判的消息。英飞凌是苹果iPhone和iPad Wi-Fi+3G的芯片供应商,同时其产品也应用到黑莓和诺基亚的一些型号上。但后来,又有消息表示英飞凌对英特尔抛出的橄榄枝并不感兴趣。总之,以目前的Moorestown来看,英特尔更像一个手机多媒体处理器供应商,还称不上是手机平台提供商。
2011年英特尔32nm智能手机新平台上市 或对市场带来影响
●Moorestown功耗获改善,体积仍较大;
●对智能手机市场起到预先宣传效应;
●2011年新一代平台更符合市场需求。
对于智能手机平台等手持移动设备市场来说,功耗问题一直是套在英特尔头上的“紧箍”。Moorestown作为Atom的第二代平台,在功耗上有较大改善。业内人士也相信,因为拥有先进半导体工艺技术,英特尔具备大幅降低芯片功耗的能力。从图1可以看出,Moorestown的功耗水平与其他5款没有透露名称的市场上顶级智能手机放在一起,已具备可比性。
在性能方面,这是英特尔的强项。Moorestown的最高主频可以扩展到 1.5GHz,其Javascript浏览速度、网页下载速度都表现突出。但它只支持1080p解码,编码上只能达到720p,在这方面并非最领先。当然,无论是功耗还是性能,涉及的因素都较为复杂,我们需要等到具体手机上市之后才能验证上述指标。
Moorestown采用Android和 MeeGo操作系统,后者是英特尔与诺基亚专门针对英特尔Atom平台进行优化的Linux操作系统。目前来看,英特尔并没有支持Windows的相关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Moorestown较为明显的缺陷就是体积较大。该芯片没有将负责I/O的Langwell集成到处理器中。 Briertown混合信号芯片尺寸也很大,超过了芯片组中其他两个单元的面积之和。因此,可以说针对智能手机市场,该平台更大的作用是市场的预热功能。
英特尔计划在2011年推出其采用32nm的第三代Atom平台Medfield。该平台将把CPU核与控制芯片集成为单芯片,从而符合主流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之后,英特尔有望推出Atom的22nm产品。
摩根斯坦利的分析报告认为,英特尔智能手机平台获得实际的应用应该在2011年Medfield平台发布之后。因为该平台可以达到手机实用尺寸水平。而英特尔与诺基亚已于2009年6月建立了广泛合作伙伴关系,业内预计诺基亚将在2011年推出基于Medfield的相关设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