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http://www.fishea.cn/news/2019/sy_2017031718210346.jpg
)
从大同高速口上大运高速公路,向南行进20多公里就到了山西养羊明星县怀仁。9月16日,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在怀仁开幕,来自新疆、内蒙古、北京、河北、宁夏、陕西、四川、江苏等省市的众多羊肉采购商在这里云集。但怀仁更吸引这些采购商的地方,是出县城往南15公里处的亲和乡南小寨村。这个以家家户户发“羊财”闻名全国的“羊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众多羊肉消费大省的生产基地。
山西晚报“大运行”小分队第三站来到南小寨村,跟随远近闻名的“女羊倌”赵秀莲,感受了一把发“羊财”的艰辛和不易。
辛酸:丈夫放羊她开店
9月16日下午,刚刚参加完中国羊业发展大会的赵秀莲,与记者一道从怀仁县城返回南小寨村。路上,她难掩心中欢喜,话自然多了起来:“这次又来了不少北京、新疆的大客户,我家羊场里的那几千头羊,又成了"香饽饽"。”
今年47岁的赵秀莲,已经和羊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南小寨村土地贫瘠,90%以上属于盐碱地,耕作条件非常恶劣,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南小寨人就走上了养羊、贩羊、杀羊卖肉靠羊吃饭的道路,“养羊村”的名气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闻名省内外。
赵秀莲刚嫁到南小寨村时,丈夫和众多村民一样,不过是一个以放羊为生的穷羊倌。那时候家里穷,连顿好饭都吃不上。小女儿出生后没多久,奶水不旺,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赵秀莲向邻居家借了3块钱,让丈夫去买奶粉。没想到,丈夫的衣兜烂了个窟窿。到了县城才发现,3块钱早已不翼而飞。丈夫沿原路返回,在大风中一路寻觅,也不见3元钱的踪影。丈夫回到家,支支吾吾把事儿给她讲完,她嚎啕大哭,和丈夫大闹了一场……
那时候,南小寨养羊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不少河北的皮革商人到村子里收羊皮。为了维持生计,赵秀莲将自家的几间房子腾出来,做了车马店,专门留宿南来北往的客商。从此,丈夫放羊她开店,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起家:大路畅通生意好
眼看着常在她家住店的皮革商人生意越做越好,赵秀莲想:“与其让他们来收羊皮,还不如我收上羊皮卖给他们,还能赚个差价。”
于是,赵秀莲和皮革商人合作,做起了收羊皮的生意。但十里八村的养羊户很分散,丈夫骑自行车走街串巷一天,也只收到几十张皮,有时候收得多一点儿,他们就赶着牛车去。15年前的冬天,她和丈夫驱赶的牛车被拉煤车撞倒在沟里,丈夫的腿受了伤,她也挪动不了,羊皮散落一地,夫妻俩抱头痛哭……
后来,他们逐渐建起了羊舍,建了收购站,如今,赵秀莲的生意规模越来越大,守在家门口发羊财。2003年,大运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交通状况改善了,她的生意门路也越来越宽。2011年,她和丈夫养了8000多只羊,兼做羊皮生意。一年下来,除交了40多万元的税和付出的成本,仍然净赚100多万元。
作为养羊女能手,这些年,赵秀莲被县里、市里、省里的' target='_blank' >农业部门频繁表扬。在赵秀莲的家里,记者看到,获奖证书摆了满满一柜子。
体验:记者分拣羊绒
荣誉得了一大堆,但赵秀莲却没有止步不前。她告诉记者,南小寨村的羊生意虽然做得大,但只是别人的代工厂,只是个初加工基地,并没有在深加工上下工夫。今年,一番考察之后,赵秀莲开全省羊毛加工之先河,在村里建了一个羊绒羊毛加工厂,延伸羊产品产业链。
9月17日,记者来到赵秀莲的羊毛羊绒加工厂,厂区还在扩建中。赵秀莲告诉记者,南小寨村周边的养羊户都是她的原料供应商。养羊户将羊身上的毛剪下来,她以每斤5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回来,然后送到河北的洗毛厂,将原毛漂洗干净,再拉回厂里。
在记者的要求下,赵秀莲让记者当了一回女工。记者穿上羊绒工人的蓝色制服,先来到两位拣毛女工中间。她们的主要工作是将夹杂在白色羊毛中的黑毛拣出来。拣毛女工称,她们每人每天能分拣羊毛1000多斤。随后,这些羊毛被送入车间,用开毛机将紧压在一起的羊毛抖松抖顺。紧接着,这些羊毛被送入绒毛加工机里。当羊毛从机器的另一端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绵软蓬松的羊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