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自2005年启动汇改以来,到今天,除了在2008年末到2009年初全球金融海啸肆虐期间短暂停滞外,一直保持稳定升势。直至近期,这种单边的走势开始有了改变的迹象。
总体而言,在人民币单边升值时,海外投资面临的汇率风险较为显著,投资回报率首先需能覆盖人民币升值的百分比,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获利,这也是前些年,境外理财产品普遍表现不理想的重要因素。目前,人民币总体单边升值趋势已告一段落,以境外投资为标的的相关理财产品会因为取得良好回报的概率较过去大,而变得更具吸引力。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长期来说,把海外投资作为个人整体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是可以达到分散风险和改善回报的目的。国内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全球资产配置得到分散,海外投资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较易让投资者发掘不同市场和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机会,如" 新兴市场、" 大宗商品(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
在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之际,国内投资者也应考虑以分散风险和改善收益为目的来持有一部分外汇资产。其实,与人民币相比,一些高息外币产品的收益率更为理想。例如,银行提供的各种人民币理财产品是近两年的投资热门,有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曾达到7%-8%。然而,近期情况有了改变,随着国内资金面松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下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普遍下降。尤其今年7月后,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几乎绝迹。
再看外币方面,近期多家银行推出澳元理财产品,最高年化收益率达6%以上。其实一直以来,澳元都是受到投资者欢迎的外汇理财品种之一。不过,外汇理财并非全无风险,特别是跨币种投资。如2008年初,国内不少投资者曾因澳元利率高且汇率看涨,而将手上的人民币兑换成澳元去做定存。结果,在金融危机期间,澳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澳元存款产生的高息并不足以补偿汇率损失。
从理论上讲,外汇之间的套利交易是时刻存在的,且可用保证金形式充分使用杠杆来放大交易。但是,外汇汇率的波动在短期内可能非常大(如澳元),而保证金交易更是在放大回报潜力的同时,也可能放大亏损的“惨烈”程度。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将来一段时期走势预期平稳,但如果美元继续走强,则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外币币种会显著升值。
因此,要强调的是,投资外汇理财产品,应坚持“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的原则,且能以长期的打算,来弱化汇率波动对投资回报造成的影响。
(作者系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私人投资管理部门副总裁/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