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杨金金 通讯员 方海清)距年终还有两个多月,银行已提前打响揽储大战。多家银行在近期纷纷增加理财产品收益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在中行网站看到,该行正在发行的60%以上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超过了4%,最高的一年期产品达到了4.6%,而前段时间的收益率还多在4%上下徘徊。其他如短期的中银日积月累月计划,十天之前还是3.2%,现在是3.3%。
华夏等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十多天之前的半年期理财产品收益多为4.5%上下,现在投资期不到100天的部分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5%。
据悉,进入10月份以来,江城银行共发行超过百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半数产品的投资期限为3个月及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特别是预期收益率,银行正在发行的理财产品一改两三个月以来的收益不振,多种产品的预期年收益较前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60%以上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或超过4%,一个月以上的产品,最低的预期收益率达到3.5%上下。
“这跟当前时间进入第四季度有关,现在正是银行完成年末存贷比考核任务的关键时期。”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员坦言,银行为了吸收更多存款,自然要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
经验人士说,因为多数理财产品受到不能提前支取的影响,建议市民投资时尽量掏手中的闲钱购买。同时不要盲目追捧高收益产品。如果是寻求稳健收益的市民,要尽量选择投资范围为债券、票据、同业拆解等投资方向的产品,这类产品到期收益更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