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我们的父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股票 、基金、" 信托,甚至都没听说过“理财”这个词,但凭着本能,理财的事儿,他们一样也没落下。然而我们对父母的看法,似乎依然停留在省吃俭用、保守顽固的层面。殊不知,我们的父辈,其实都有着影响其一生的理财经历。
张爸爸 “折腾”到老
《钱经》:回忆过往几十年,您最得意的一次投资理财经验是什么?
张爸爸:得意谈不上,不过倒是有一桩事值得说说。1990年,我想在工作之外做些生意,倒腾老版小人书、代理太阳能热水器、弄条小巴线路什么的,点子不少,真正干下来的是在我们市中心地段开了一个经营玉器字画古玩的店,一开始只是联络缅甸的朋友帮忙进些玉佩首饰,后来慢慢做大,变成玉器兼营珠宝首饰店,赚了点小钱。
《钱经》:您最受挫的一次投资理财经历是什么?
张爸爸:最后悔的投资应该是2000年进入股市,记得那时从2000年1月4日的1361点一直涨到了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我跟着大盘也尝到了" 炒股的甜头,但4个月后上证指数就跌到了1515点,并在2005年6月6日跌到了998点的大底。到那时为止,我直接亏了80%,可以说是全军覆没,非常惨烈。割肉之后,股市涨到了6100点也回本无望。所幸,之后的熊市对我也就没什么影响了。
不过现在想起来,最大的错误未必是进股市,而是把本金全放在了股市里,又可惜当初没投资房子,也错过了别的机会。2004年,我在广东看好了一套红木家具,有15件左右,全下来才10万元不到。可惜最后没买!到2011年,同样档次的家具已经卖到200万元左右。类似的,我也有注意到其他一些投资机会,但钱都折股市里了。
张爸爸
1958年生人,湖北天门人士,与中国富豪榜上有名的" 陈东升是老乡兼同学,老张如此感叹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理财经历“站得高,看得早,摔得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