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剑秋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三网融合研究所所长
三网融合已经得到人们很多关注,对三网融合,人们也会有很多的解释。但究竟什么是三网融合?人们对三网融合的理解是否存在误区?
实际上,三网融合是指' 互联网、' 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包含技术、业务、市场和监管机构等的多层次融合,其核心不是某种网络一统天下,而是发挥不同网络的物理优势,使得任何人能够通过任何一种物理网络获得任何一种信息服务。因此,以往有些人认为三网融合就是一个网络去统一其他网络,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三网融合在我国是一种泛在网络的概念,是从国家角度寻求信息化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手段。目前,三网融合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1978年,美国学者尼古路庞特用三个红色的圆圈描绘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之间的技术边界。他认为计算机、印刷和广播这三者交叉的地方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三网融合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三网融合边界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信网取代了印刷网,这是第二阶段的三网融合,是电信、计算机和广播三网的融合。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又取代了计算机网。第四阶段,三网融合成了电信网、互联网和' 传媒网的新三网融合。
虽然我国早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就把三网融合写入了规划,但如今,我国要实现的三网融合只是第三阶段的三网融合。我国的三网融合研究也是从2008年才开始,国务院发布政策解除了国办[1999]82号文中“电信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不得从事' 通信业务”的规定。2009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首次在政策中提出“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三网融合决议,三网融合的政策法律壁垒基本被打破,但是与三网融合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却没有得到完善。
因此,我认为,三网融合在我国推进缓慢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管制。在政策监管方面,虽然82号文件已被废除,但是国家鼓励三网融合的其他配套法律法规仍需要完善,多头监管问题依然存在,产业隔阂严重,产业政策并不明确,更缺乏面向新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
此外,阻碍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因素还包括对三网融合的认识、技术、业务开发等,从融合主体上看,还包括电信与广电的融合问题。
对三网融合的认识是解决三网融合问题的基础。正如前文所述,三网融合强调的是不同物理网络共生共赢的合作。
在技术上,电信和广电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电信方面,目前国内宽带接入以ADSL和小区LAN为主,ADSL宽带2M及以下网速的用户占绝大多数,价格是用户升级到高速ADSL的主要障碍,而提供质量较好的IPTV服务的同时满足上网需求,一般需要4M的下行速度。在广电方面,目前数字化双向改造没有完成,实际使用广电宽带的用户又很少,广电对Internet接入服务和数据网的运维经验也不足。
在标准方面,国内标准之间、国内与国际标准之间争论激烈,融合网络结构和技术争端没有解决,电信、广电各执一词,都以独立主导三网融合为目标,势同水火。在业务开发上,与国外成熟的商业运营相比,广电与电信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尚需要不断摸索。
因此,只有认清三网融合发展进程的阻碍,才能使之更好发展。我们也许只需三年左右时间,就能够实现中国的三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