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一天赚两百那是低收入!”解远远对当年自己在南京新街口地区,一晚净赚2000元的“纪录”,至今津津乐道。他觉得,练摊除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体验一种生活方式。而无锡的外企白领葛女士也是一到周末,便过上“练摊生活”,“比我学的东大的MBA还管用、港大的BMM还透彻!”
摆摊,这项原本让人觉得“寒碜”的工作,正被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接受,成为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新方式。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南京练摊哥
白天西装笔挺,晚上练摊
凡是有点人气的地方,就能看到地摊,不论是在地铁、公园,还是超市门口。漂亮女孩们手上挂着各种颜色、晶莹剔透的饰物,“还要毛衣链啊”;阿姨们在地上铺着各种颜色的围巾,“戴着试试,20块一条”;旁边还铺着各种棉袜、丝袜、手套的“杂烩”,摊主抬头,一张灿烂的笑脸,“质量很好的,不破。”但是,当城管人员到来时,他们便瞬间无声散去,像是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解远远今年31岁,2007至2008年,他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如今,他自己拥有的一家食品公司已经“步上正轨”。但回忆起当初摆摊时的“峥嵘岁月”,解远远还是挺得意,“摆摊一天赚两百那是低收入!”据他说,当年他的地摊号称“新街口第一摊”,“一点不夸张地讲,一天收入没有低于400元的。”
解远远卖的是毛绒玩具,他发现,这些玩具质量很好,进价却很低。于是正在化妆品行业创业的夫妻俩,决定弄个“副业”,晚上摆地摊,也许还能赚个生活费。也就是从那时起,解远远过上了“双重人生”:白天是西装笔挺、忙着公司发展的“商界新秀”;晚上则摇身一变,成了新街口街边的“练摊哥”。
位置尤其重要。解远远费尽周折,在大洋百货对面的麦当劳旁占了位。“这是个丁字路口,一旁是地下通道,身边是人气超旺的麦当劳,灯光也亮。”因为是“黄金位置”,妻子不得不中午就出门,带上小马扎去占位置。过了两三个月,夫妻俩逐渐和周围摊主“打成一片”,摊主们甚至共同合作,制定了“值班表”轮流占位。
准备写《摊是怎样练成的》
至于后来被人封为“新街口第一摊”,解远远一开始也没想到。如今他笑着分析,“大概是引领了潮流吧”。
《长江七号》电影一出,夫妻俩便“抢占了先机”,第一时间进了上千个“七仔”玩偶在摊子上卖。上千个玩偶,三晚就被“一抢而空”。因为火爆的“七仔”,他当时还创下了一晚净赚2000元的“纪录”。而如今常见的、大的毛绒绒的电脑拖鞋,一度也是夫妻俩的“独家产品”,附近银行里的白领甚至组织了“团购”,一买就是几十双。
最令解远远影响深刻的,还是躲避城管人员的场面,“你能想象,一句"城管来了",就能使麦当劳门前长达300米的摊位,在3分钟之内一个摊位都没有了!那场面终生难忘,那速度电光火石,那效率不输军队……”
半夜十一二点收摊、早晨八点开始忙自己公司、下午去新街口占位、晚上再出摊……更苦的时候,早上5点不到就要出门,坐火车去扬州拿货,一个人拎七八个大袋子,赶下午的火车,一回南京,晚上继续摆摊……这种生活,解远远和妻子过了两年,直到2008年底,新街口附近禁止摆摊,才算终止。
回忆这“痛并快乐”的生活,解远远总结,“这是我的财富,很精彩,永远不后悔。”他已经想好了,等闲下来要写一篇细节丰富的回忆文章,题目就叫《摊是怎样练成的》!
无锡练摊姐
MBA白领业余也出摊
“辞职不干了,去摆摊!”这两天,解远远将自己的“峥嵘岁月”发在网上,瞬间引起围观。一晚400元的收入,更让众多白领目瞪口呆,恳切地“求当"练摊弟"”。还有众多网友发出感慨,“如今很多摆摊的,可不是"底层人民"了:身材好气质佳,文化水平越来越高。”
家住无锡的葛女士,正是其中一位“练摊姐”的代表在外企工作,读过两年东南大学的MBA,如今正在职攻读香港大学的“市场战略与管理”硕士学位。虽然工资丰厚、学历又高,但到了周末,葛女士还是忍不住成了“业余练摊族”。
其实从很早起,她就动了心思: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而自己从小接触花草、略懂一二,不如买一些小盆栽,带到闹市区卖。
葛女士本身做销售工作,在分析完本地的花木市场、市民购买的主要渠道,以及地摊的优势后,今年11月,她从南通老家进了4箱、共100盆左右的仙人球。只两个下午,就售卖一空,净赚近700元。尽管手上被刺得全是小口子、腰酸腿痛,但她“心里竟然乐呵得能颠起来”。“这几次摆摊,比我学的东大的MBA还管用,比我学的港大的BMM(市场战略与管理专业)还透彻!我"于钱于理",应该算是赚了。”她哈哈大笑。
葛女士没有练就一身躲城管的本事,原因很简单,“我卖仙人球,都是用铁夹子夹的,他们不敢拿。”不过被驱赶还是个不愉快的经历,葛女士一般情况下,还是会按照规定,到可以摆摊的地方售卖。
过来人说
练练摊真的很锻炼人
“摆摊是真,赚钱是假,人间百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解远远和葛女士的心声。赚钱以外,他们更希望通过摆摊的机会,“更直接地接触社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和解远远、葛女士抱着类似想法的人越来越多。这几年来,不少年轻的都市人开始过上这样一种“双重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在街头“加班”。闲暇时间,他们有的跑外地进货,有的窝在家里制作手工配饰,下班' target='_blank' >高峰期再出门销售。“我做的是"资本原始积累"。”新街口一个卖发夹的女孩半开玩笑地说,她和好几个同龄女孩,都把摆摊作为一种锻炼加“过渡”,希望由此起家,最终挣得店面,做上正规小生意。
面对众多正在迷茫中找工作或创业的大学生,以及焦急寻觅更好工作机会的年轻人,作为“过来人”的解远远,热心地给出了建议,“希望他们都拥有"练摊心态"。”
“绝对不是推荐所有人都去摆地摊。”他解释,所谓“练摊心态”,指的是年轻人应该抱着“什么都可以尝试”的心情,不畏惧地进入每一个看似陌生的行业。“不怕苦累、不怕生意小,在琐碎的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与社会对话、磨练个性,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果你想
练摊
@网问
上班赚的钱越来越少了,8小时以外的活动还要增加开支,为了开源节流,打算在下班之后到大街上摆个小摊,卖点小东西,赚点钱,但是不知道卖什么好,请大家帮忙出出主意,看看有什么好点子。成本不要多,本来就没钱,利润不大没关系,就想赚点零花钱。最好是能吸引年轻人的,因为年轻人的钱好赚一点。先谢谢各位了。
@网答
大哥,你想摆摊,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做下调查,就当是逛街。
现在天气冷了,可以进一些围巾、口罩、耳罩、手套之类的。如果经济上允许的话还可以进一些毛拖鞋。
想卖服装的话也行,可以进一些质量中等的毛衣之类的,羽绒服的话还是不要进了,因为多数人担心质量。
另外地点一定要选好了,其实就是抢地盘,你去晚了好地方就没了,搞不好一个晚上什么都卖不出去。
还有就是注意城管,别被一锅端就行,发现不妙早点收拾东西走人。
吃的劝你还是不要摆了,一是跑起来麻烦,另外要是卖不完要靠自己吃完实在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