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年终奖酬:企业与员工的脐带关系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每年到了年底,又是企业面临年终奖金发放的时刻,该发多少?有的企业视为他们公司独有的奖金艺术,比较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有的企业慎重考量,成为年度压轴盛事。究竟发放年终奖金应该怎么发?要以哪些元素作为考量? 其实,如果年终奖金只是发钱,那不过是发多发少的问题,我们应该要想的是,年终奖金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年终奖金?年终奖金可以为企业做些什么?年终奖金是因为整年度下来,同仁达成订立的目标,大家共享成果才成立的。所以,发放年终奖金时,一定要拉回去看看年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每年到了年底,又是企业面临年终奖金发放的时刻,该发多少?有的企业视为他们公司独有的奖金艺术,比较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有的企业慎重考量,成为年度压轴盛事。究竟发放年终奖金应该怎么发?要以哪些元素作为考量?

其实,如果年终奖金只是发钱,那不过是发多发少的问题,我们应该要想的是,年终奖金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年终奖金?年终奖金可以为企业做些什么?年终奖金是因为整年度下来,同仁达成订立的目标,大家共享成果才成立的。所以,发放年终奖金时,一定要拉回去看看年初订立了哪些标准,有没有达成,年终奖金的发放才有其积极意义。

也就是说,年终奖金的意义是强化策略目标的达成。过去,老板发放年终奖金,慰劳员工的意味比较大,很像爸妈在发压岁钱,甚至更早期、更传统的公司在发放奖金时,员工还要排排站领取。这个思维其实应该要改变,应该把年终奖金也视为绩效奖金的一种,让奖金作为鼓励,奖励表现好的同仁所做的贡献。

在这样的概念下,年终奖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透过绩效奖金的设计去传达企业的策略目标,且在年初就要表达清楚,包括公司的目标、单位的目标以及个人的目标。

目标连结奖酬 贯穿企业愿景

最近刚好遇到一家金融业客户因为目标订立不明确,公司与员工对年终奖金发放的标准有不同意见,不仅内部讨论声四起,甚至引起工会替员工护航。这家金融业者今年的业绩比过去几年都好,前几年因为金融海啸以及企业本身转型问题,年终奖金想当然尔并不是很理想,同仁也共体时艰,一起度过危机。而今年业绩大幅成长,甚至超额达成,员工的预期便不一样了,但却发生无法厘清“业绩成长”多少标准的状况。因为业绩成长在主管眼里是回复正常水平,是原本就应该做到的;员工立场则认为今年明明很好啊,奖金照理应该要发放更多。

如果在年底发放年终奖金时,才跟员工说明发放准则,就容易产生争论。所以如同前述开头所强调,年初应该就要把目标订清楚,当年底达成目标,大家一起共享成果,发放年终奖金;如果目标订立明确,发放时才有凭有据。

这家金融企业,以前也从未跟员工说清楚工作发展路径,员工什么都做,却不知往前进是否有机会当上主管,或可有其他发展,对于公司未来愿景更是没有概念。今年,趁着解决年终奖金发放标准的争论,他们请我们协助规划人力发展计划,在公告今年奖金发放标准时,顺便发布明年度的做法与目标,并向员工强调未来职涯的发展,针对员工成长导入更长远的愿景,不仅仅是针对明年,也连结下一个十年、二十年。

笔者曾遇过一家公司,年初时就跟员工谈清楚公司今年目标,这些目标不只包括财务指标,还有作业效益指标,达到目标后有什么样的奖酬也订立出来。由于当时该公司还有发放薪资条,所以那年就把公司的目标贴在薪资条上,让员工在领薪水时都会铭记今年的目标。所以全公司员工都很清楚公司今年重视的是什么。

全公司在相同共识下,整个引导性很好,连第一线都很清楚。当大家目标都清楚时,方向是一致的,就像划船一样,不会有的往左,有的往右。结果那一年成效非常好,达到过去认为做不到的绩效,而年终奖金发放时,就是大家一起共享这个成果的时刻。

所以,无论是年终奖金或绩效奖金,都是传达公司愿景的绝佳机会,千万不要浪费这个机会,让它沦为只是发钱这个动作而已。我们也做过调查,对年终奖金会满意的比例并不高,因为不管怎么样,奖金发放很难做到高度满意的程度,所以大家对这个议题应该重新更新思维,不要聚焦在数字的多寡,应该想在发放奖金时刻,除了钱,公司还可以带给员工什么样的愿景。

绩效导向 奖金差异化动态化

此外,个人化差异也是相当重要的考量,不同层级员工,有不同绩效奖金占比,占比会从贡献不同去计算,英文称作“risk pay”,风险薪资,也就是变动薪资。一般来说,影响力越大,变动薪资的占比就越高。变动薪资的给付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年中发放,也可以年终发放。

从整体薪资设计角度而言,很多客户已经把年终奖金这个名称改掉,改称绩效奖金,并列入变动薪资之中。

传统概念上认为年终奖金意味着不管业绩好不好、目标有没有达成,应该都要发给员工,不给似乎就很不人道。但现在,因为绩效奖金差异化的关系,10 年前会被问几个月,现在很难明确讲几个月,因为每个员工不同。所以这几年,产业也多不再讲“年终奖金”这个字眼。其实发“几个月”的意义已不大,大家应该重新解读年终奖金,不要再拘泥于“几个月”。

最近笔者公司正好出了一本新书,内容谈到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跟奖金有关的作法。我们知道不同工作可以创造的价值会有差异,所以奖金开始有了差异化,但这个差异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应环境的变化,不同的职位或许可以有不同绩效思考。

举例来说,航空业的机师与空服员,过往大家很看重机师工作,所以薪酬比较高,相对空服员比较被忽视,但现在因为油价上涨,竞争激烈,空服员开始要担任比较多的销售工作,以创造更多绩效效益。在设计奖金差异化时,机师差异化就不大,因为希望他的绩效是稳定的,维持公司期待水平,反而空服员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同职位的差异化是可以重新考虑的。职位角色定义会改变,随着营运环境不同,可以更动态化。

所以,公司HR 可能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分析,公司整个人力资源效力跟营运结果连结的关系,也许3、5 年就要做必要的调整更新,甚至找出创新做法,才能更支援公司营运发展。但怎么调整改变,要有事实根据,而不是为改变而改变。

当年终奖金变成绩效奖金的一环,不再是慰劳跟作秀性质,也代表老板不可以再随性自行决定奖金多寡。无论是绩效管理机制连结,或是奖酬区隔化,这些设计除了保留人才外,其实也是帮助老板透过更有制度的方式去管理。

今天,一个老板若只管1 百个员工,1百个人的好坏差异他可以很清楚;但当公司变成1 千人,其实老板很难看到下面员工的差异,他需要透过管理,而这个管理机制是帮助老板或主管怎么去做判断跟给这个奖励,并达到肯定员工跟公司一起努力、共享成果的目的。

(摘自台湾《能力杂志》2013年1月号 文/黄钰云)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罗莱家纺出资5000万购买理财产品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