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河东区中山门地区一间普通的楼房内。她叫陈清,63岁,和老伴儿都是下乡知青,在农村期间习惯记录每天的事,回津后他们继续记录每天的家庭生活支出,已记录数十本,这小小的家庭账本记录着他们的生活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陈娘告诉记者,这些小账本没有什么大用处,但它真实反映出家庭、社会的变迁,现在物价和其他方面虽然比过去有所涨幅,可生活比过去强了,我们就幸福了。
本报记者 傅桂钢 摄影报道
昨日,记者走进河东区中山门地区一间普通的楼房内。她叫陈清,63岁,和老伴儿都是下乡知青,在农村期间习惯记录每天的事,回津后他们继续记录每天的家庭生活支出,已记录数十本,这小小的家庭账本记录着他们的生活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陈娘告诉记者,这些小账本没有什么大用处,但它真实反映出家庭、社会的变迁,现在物价和其他方面虽然比过去有所涨幅,可生活比过去强了,我们就幸福了。
本报记者 傅桂钢 摄影报道
手机看新闻
了解更多外汇信息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