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近日工行一理财产品被爆亏损44%,引发市场热议。在持续爆炸式增长后,违规代售、不规范私售、巨额亏损等理财乱象浮出水面。投资者发现理财如“雾里看花”,越来越看不懂钱的去向。
对此,' target='_blank'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29日表示,目前理财市场突出问题在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销售人员操作不规范。
信息披露欠缺 客户理财“雾里看花”
“老百姓买理财一般只关心收益率,不过最近不少理财亏损的新闻让我有些担心。”28日,正在建行宣武门支行选购理财产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我的钱到底被拿去投资了些啥,理财说明书上看不出,客户经理也讲不清。”
目前,理财产品投资信息披露不够详细是普遍现象。记者发现,此次工行被爆巨亏的理财产品也仅简单介绍,“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上市公司股票 ,也可进行新股申购、债券和其他货币市场投资工具等投资。”说明书对投资比例、投向等具体内容没有披露。在亏损曝光后,工行虽没有回避亏损问题,但对于为何亏损也并未给出解释,客户的钱“蒸发”到哪里去了无从考究。
销售人员勿“忽悠” 客户理财应有风险意识
“适当披露投资计划对于银行是好事,投资者充分掌握信息做出判断能在一定程度为银行分担风险。”'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不过,在利率市场化的紧逼下,各家银行忙于拼抢客户,鲜少能做到高度透明。
记者发现,尽管多数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不少销售人员却避重就轻,推销时多强调“该产品往期收益均能达到预期收益”,引导消费者放心购买。
监管宜疏不宜堵 重在盯住关键环节
在理财市场风波频传的半年时间,银监会接连下发自查、叫停代销等通知。一时间,各家银行纷纷收窄代销阵地,'私募、' 信托等产品在银行网点已难觅踪影。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日趋严格,或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对此,监管部门正在着手改进,银监会在2013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将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