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年1月底发布的《2012中国少儿财商调研》白皮书显示:多数中国儿童存在误读金钱的现象。中国儿童财商不出众,而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子女财富管理能力普遍较差。
这份白皮书由' target='_blank'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公益文化中心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共同发布。数据来源于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此次调查共计发放28000份问卷,样本收集了6-12岁儿童及其父母对于财商意识、财商教育的相关统计数据。
父母学历高零花钱也多
调研显示,75.9%的儿童拥有一定的零花钱,24.1%的儿童表示自己没有零花钱。四成的儿童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近两成(19.1%)儿童月零花钱在50元至100元之间,100元以上的“大款”有16.7%。
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是,家长学历越高,每月给孩子100元以上零花钱的比例也越高,父亲学历为研究生以上的,每月给孩子超过100元零花钱的比例为5.2%,是最大方的家长群。
消费多是“糊涂账”
从消费行为调研结果中看到,大部分儿童认为自己消费比较合理,对于自己的消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但在对自己用过的钱是否有“一笔明白账”的选项中,34.8%的孩子对自己花过的钱是一笔糊涂账,只有15.6%的孩子能非' target='_blank' >常清楚自己花过多少钱,反映出相当数量的儿童自我监控意识不强。
“财富观”多受环境影响
调查还显示27.3%的儿童认为“有钱没钱不重要”,甚至还有8.8%的儿童认为“有钱会变坏”。儿童之所以存在误读金钱的现象,甚至曲解金钱的作用,可能是与日常宣传中许多负面形象与金钱相关(如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的缘故造成的。
调查显示,有29.4%的儿童将金钱与个人成功画等号,说明部分儿童对于成功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家长理财观念差导致这一结果
白皮书分析指出,中国孩子财商指数不高的重要原因是家长自身的理财观念较差,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子女财富管理能力普遍较差,放任型、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子女形成合理的理财观念,家长理财教育普遍存在着高认同、低认知、弱执行、效果差等现象,家长缺乏利用保险保障和投资等方式进行理财的教育,此外还轻视专业理财机构和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过于倚重自身经验。
(' target='_blank' >王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