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言
其实在进这个公司前,我是不用英文名的。可是,前几年进了这个' 德国的办事机构,同事全部都用英文名,我也不能幸免,就胡乱取了一个。
一开始,人家叫我,我还要愣一下,才能反应过来;而叫人家一张黄皮肤黑头发的脸英文名字,我也多少有点害羞。
而面对天天见面的同事,说着最平常不过的电视剧、时装、八卦等,叫的却是英文名字,那疏远和虚伪,就渐渐弥漫开来。
有次新进的一个同事Lemon,做了没两个月就走了。后来接到电话,问我:“李某某在吗?”我很坚定地说:“我们这里没有李某某,对不起你打错了。”那个打电话的人更是坚定,又打进来,我还是说他打错;第三次打进,是我们的秘书爱玛接的,她还算是兼带负责人事的,也是慢慢回想了几秒,才说:“哦,是Lemon吗?”那边疑惑地说:“不知道啊,她叫Lemon啊?”互相对课好一会,才确认说的是同一个人。
共事两个月,竟然还是不知道对方名字,在我们这里不算奇怪。即使算到今天我都快三年了,姓基本能记全了,名却不一定能全。大家都只记得别人的英文名字,来的电话如果叫了中文名,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名字,倒反而会造成困惑。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这样的用着英文名,至今我还是觉得疏远。或者这也算是外企文化的一部分吧,直到前几天在展销会上,碰到N年前联系过的一个深圳买办,我突然对英文名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记性还可以,看到该买办,张口就和她打招呼:“Emily,好久不见!”她表情丰富地停了几秒,说:“你好啊,我换公司了,也换了个英文名字,这是我的名片……”接过名片,她的名字已经是Esther。她这边还在解释:“叫Emily的人太多,所以我换了。”我却很多心地想,大概前面有什么烂事,所以换个名字到新公司里重新开始。
这样看来用英文名也好处多多,没有见过面的供应商,只知道你某个英文名,某天,碰到过不去的坎了,换家单位,换个名字,又可以崭新开始。
或许,职场本来也就是这样,即使不是用英文名字,在某个公司,也就是等于在某本剧本中扮演某个角色而已。某天演出结束,妆容一擦,换身装束,该又是一条好汉吧。
这样的想法,大概也就只有我等朝不保夕地坐在资本家给的饭碗边讨食吃的小职员才会有吧。
摘自寸言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