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中国银联:后发者的爆发力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利用自家的核心技术,中国银联在支付手段和电子商务领域实现了超越式的创新作为。 <img src="http://img.hexun.com/2010-11-10/125558556.jpg"> 仅8年历史的银联已经创建了银行卡的自主品牌 在中国台北的诚品书店,若流连于书香,总是会忍不住搬几本书和一堆小纪念品。在收银台,大大的“银联”标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利用自家的核心技术,中国银联在支付手段和电子商务领域实现了超越式的创新作为。

仅8年历史的银联已经创建了银行卡的自主品牌

在中国台北的诚品书店,若流连于书香,总是会忍不住搬几本书和一堆小纪念品。在收银台,大大的“银联”标志和贴心的服务生,会提醒来自内地的游客刷“银联”卡。如果手机上设定了短信提醒刷卡金额的功能,提示短信会马上告诉你消费的人民币数目。

对于中国旅客,无论是跟团还是自助游,在境外刷“银联”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条备忘。目前在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消费的时候问一句“Yin Lian”或“Union pay”,都会为游客的荷包省下不少银子。这是因为,作为人民币支付通道的中国银联可以直接按照消费当时汇率实现人民币扣款,不必像“Visa”或 “Master”先把当地货币转换成美元,再用美元折算成人民币,这一过程不仅会收取1%~2%的手续费,还要承受1~2周转换期间内汇率变动的风险。当然,中国银联更有吸引力之处是在国人旅游的热点地区,还有和诸多商户联合举办的“刷卡优惠”活动等着你。

尽管今年才是中国银联的8岁生日,但这家依靠提供各银行跨行交易清算系统,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的银行卡组织,已经通过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推广了统一的银联卡标准规范,并创建了银行卡自主品牌的方式,到2009年年底境外发卡总量为700万张,境内发卡量则超过20亿张。

而今年6月的一则关于中国银联的新闻,直到今天还令人记忆犹新——“中国银联遭遇Visa封杀”风波。6月初,Visa向其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8月1日起,凡在中国内地境外受理 Visa标志的、“4”开头Bin号的双币种信用卡,无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境外发卡总量只有700万张的中国银联,为何得到同期全球发卡量17亿张的Visa的封杀令?

弯道超越

双方的纠葛依然要从成长的故事开始。与刚8岁的中国银联相比,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的Visa确实是老大哥了。1979年,' howImage('stock','1_601988',this,event,'1770')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广东分行率先为东亚银行的Visa持卡人提供信用卡取现服务,Visa成为第一个在境内受理的国际支付品牌。1987年,Visa通过中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了第一张Visa卡。无论是在市场培育还是运营模式上,Visa都成为了中国银联理所当然的学习对象。可中国银联这个“后起之秀”又是怎样实现了快速超越且并驾齐驱,引发Visa作为竞争对手的如此重视呢?

在冬季体育比赛中,短道速度滑冰成为中国在内的亚洲选手压倒强势的欧美国家的项目,靠的就是弯道技术。尽管这个比喻不甚严谨,但在快速超越的方法上,中国银联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为实现大幅降低两者差距提供了可能。

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是中国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的“心脏”。这套现代化清算支付体系,担负着银行卡跨行交易信息处理、资金清算的重要使命。中国银联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于2004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而第二代跨行交易清算系统也在今年9月的中国金融展上露面,每日交易处理能力可达1 亿笔,约为当前日均处理能力的5倍,并且该系统的服务范围可以从转接、清算服务延伸至支付综合服务。

不输于国际水平的坚强技术后台,让中国银联国际化策略得以顺利开展。今年6月,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在“2010' howImage('stock','1_600663',this,event,'1770') 陆家嘴(' 600663,' 股吧)金融论坛”上,结合中国银联国际化的经验和思考,就“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议题发表演讲。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数4800万人次,是2001年的1200万人次的4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游客输出国,并成为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紧跟中国游客脚步的中国银联,也在境外1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中国银联标准卡,并与近200 家各类境外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包括主流收单或发卡机构、区域性转接网络、“走出去”的中资金融机构以及花旗银行全球性的机构。许罗德认为“构筑银行卡高速路,服务海内外持卡人”正是中国银联的国际化策略。的确,正因为这样的快速发展,才让Visa“紧张”不已,上演了“封杀”一幕。

后发者的优势

中国银联的境外快速扩张还依然处于布局之战,在境内支付手段和多样态业务上的拓展上才是其竞争实力的真实体现。根据中国银联官方网站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中国银联全国新增联网商户25万户,累计超过180万户;联网POS终端40万台,累计超过280万台。在这样一个基数上,中国银联一直在探求新支付方式和新商业模式。同样地,中国银联由技术创新而驱动了支付的新商业模式,手机支付即是其中一项。

在2010年移动' 互联网爆发增长的浪潮中,人们发现中国银联早有准备。2006年,中国银联推出了以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 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为渠道,以金融智能卡为金融信息安全载体的第一代移动支付方案。并于第二年,在上海市和山东省联合了中国银行、中国' howImage('stock','1_601398',this,event,'1770')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328',this,event,'1770')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深圳发展银行、'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等金融机构,以及产业链上各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开始手机支付的产品试点。2008年推出了包括手机终端应用、金融智能卡应用、银联手机支付后台支持系统三方面的技术原型开发工作,定义了全新的CUPMobile——手机支付的创新性技术架构。2009年中国银联逐步推出4种第三代手机支付模式,并分别在上海、山东、湖南、四川等地试点。

而这一盘棋的谜底在今年9月28日揭开,中国银联在成都宣布推出集合多类手机远程支付服务功能的“中国银联在线”移动电子商务门户,并分别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和TCL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发布全国首款经过中国银联认证的商用“支付手机”。相应地,TCL则成为中国银联标准“支付手机”首家生产企业。据介绍,TCL将生产内置“中国银联在线” 客户端的手机,相关软件和安全控件在随机配备的存储卡里,用户购买手机后经过简单的开通就可使用支付服务功能。这突破了此前业内常探讨的“RF- SIM(中近距离无线通信手机智能卡,可不换手机换卡后实现支付和身份识别等功能)、NFC”等短距离刷卡式手机支付,而是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支付。这意味着,手机将成为一个可以进行大额支付的POS机终端。而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在这一格局中中国银联直接与手机厂商合作,在技术层面完全绕开了' 电信运营商,这无疑为中国银联今后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

实际上,这也可以看作中国银联在手机支付领域的水到渠成。目前中国银联国内手机支付定制总量已过2000万户,2010年上半年交易笔数过6500万笔,交易额过230亿元。在9月初的时候,中国银联更携手戴尔(中国)公司及广州易联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广州举办银联手机支付应用签约仪式,将手机支付标准产品首次应用于戴尔的直线订购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无需更换手机号码或更改手机设置,只要通过手机拨打戴尔呼叫中心电话订购电脑产品时,输入银联借记卡的卡号信息,即可形成订单。随后手机上将收到银联的语音来电,确认订单信息并通过手机输入银联卡密码,即可实现实时手机付款,完成产品订购。

在支付过程中,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可以通过两个步骤、两个信道分别传输,做到安全信息隔离。这是中国银联在机票、彩票、保险、缴费等多个行业领域实现应用之后的再次创新。与戴尔的合作,无疑让中国银联开创了IT产品直销与手机支付一站式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

但中国银联更大的雄心其实是在电子商务上。同样是在9月推出的B2C网站——中国银联在线商城,主打商务、白领人群,涵盖服装、家居、' 数码、百货等品类。最为特色之处是其计划打造的25个国家的网购馆,这无疑是在发挥中国银联海外合作伙伴的优势。从目前推出的日本馆来看,通过银联在线商城,日本加盟店家将产品直销给中国顾客,在界面上完全中文化,以人民币结算。在物流上,采用中国和日本物流公司结合的运输方式,即货品由日本商家发送到日本馆物流中心之后,再由物流中心统一发货到中国,之后再由中国物流公司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整个物流过程可以通过网站查询信息。

尽管比Visa在中国推出One Now购物网站晚了2年,但中国银联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避免了One Now的一些问题。比如One Now主打美国购物牌,采用的是链接到美国购物网站上的模式,这对消费者来说,先决条件是熟悉英文购物,在使用上有习惯门槛。一位曾在One Now上购物体验的朋友说自己稀里糊涂地就被美国一家网站扣了一笔注册费,虽然最后通过取消的方式追回这几十美元,但这种购物方式对不熟悉境外购物网站的消费者而言,确实有冒险之嫌。尽管电子商务对于中国银联和Visa来说都是颇具挑战的尝试,但中国银联在这当中迸发出的后发优势,不容小觑。而这些都是中国银联一直以来秉承创新之意的作为,它令中国银联的未来充满了种种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大摩将前程无忧股票评级为增持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