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公告,让喜欢到国外扫货的人们乱了阵脚;一部漂亮的iPad,让两套规则打起了架。
根据今年8月19日海关总署颁布的54号公告,一部在国外4000多元买来的iPad,将按5000元全额征收1000元税收。iPad对国内消费者的吸引力,让这条新规的影响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11月14日,海关总署监管司负责人黄熠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表示,海关将iPad归为笔记本电脑并适用一般5000元的完税价格,主要就是为方便旅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旅客的通关时效。
但此说法显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据媒体报道,商务部近日向海关总署发送了一份咨询函,认为中国加入WTO后的重要承诺之一就是对各类计算机实施零关税,海关向iPad征收1000元进口税与WTO规则不一致,同时20%的税率过高,iPad完税价格被高估。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函件在9月份就已发出,海关迄今未对涉及“违反WTO规则”的部分作出正面回应。
本报记者11月15日就此致电海关总署。该署新闻办人士告知,他们刚刚就“打击水客”一事召开会议。截稿时,未得到海关总署就相关问题的回复。
误伤“iPad”
目前54号令正在被各地海关严格执行,回国游客因行李超值而被扣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此前,海关方面称,此次新规的出发点是打击海外代购等形式的走私活动,包括iPad、iPhone等高' 科技产品、奢侈品箱包、服装和化妆品等都在严查之列。
“以前对个人携带入境的产品,高于5000元的也是按照5000元收,或者按照现价收,这样的管理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现在全都按高价征税的方式,实际上打击的是名表、名包。iPad是因为它好看、好拿不幸被击中。”一位不愿公开姓名WTO领域专家分析说。
早在2005年,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就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征税问题交换过意见,最终结果是,海关总署在复函的最后表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署将适时调整限值和免税额的标准”。
调整果然在今年发生。根据海关总署在54号公告中表示,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近几年来,海关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发现,有贸易商将所经营的进口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规定,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逃避监管。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也逃避了国家对进口货物的管制,使相关商品在缺乏安全、卫生和质量把关的情况下流入国内市场,消费者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在解释新政内容时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化妆品、服饰等商品的网购、代购越来越盛行,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损失。但是在香港购买的iPad平板电脑3000多元,却按5000元税基征收高达千元的税款。
“收税是应该的,但要说清楚收的是什么税。至少要说清楚收税本身,把所有人都当走私客的做法是不对的。”WTO专家表示,如果目的是有针对性地打击某一类型的犯罪,就应去淘宝上打击代购,现在的做法对香港旅游购物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多家香港商铺的老板也表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零售业很大程度上是倚靠内地游客的购买力才获得转机,内地海关征税的限额规定,势必会影响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和购物的兴趣,对香港的零售业也是不小的冲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