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4月30日),一则有关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检出汞含量超标的消息,让宝宝爹妈们的心悬了起来。“涉事企业”" 贝因美(" 002570," 股吧)、亨氏中国公司昨天迅速向旗下经销商、消费市场发出“召回令”,并向消费者致歉、公布服务电话。不过,据称此次检测发现的问题产品,汞超标量极微,“经科学评估,不会对婴幼儿造成健康影响。”
婴幼儿罐装辅食汞超标
昨天有消息称,在国家相关部门最近对830份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标称“贝因美”、“亨氏”、“旭贝尔”品牌的23份以深海鱼类为主要原料的样品,检出汞含量超标。当地食品监管部门已要求涉事企业立即召回问题产品。
经初步调查,鱼泥、鱼酥罐装食品汞超标的原因是企业使用的深海旗鱼和金枪鱼原料带入。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规定,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总汞含量不得超过0.02毫克/公斤,此次监测发现的问题样品平均监测值为0.03毫克/公斤,经科学评估,不会对婴幼儿造成健康影响。
两家企业发出紧急召回令
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其官网发表公告称,该公司委托(委托时间自2012年5月21日起)浙江黄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深海旗鱼和金枪鱼营养鱼酥两个品种的个别批次测出汞指标超标,这些批次分布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目前公司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立即召回上述时间生产的两个品种的全部产品,并立即与生产制造企业一同进行全方位风险排查。初步排查是由于所使用金枪鱼和旗鱼原料本身带入所致。
亨氏(中国)公司昨天也通过官网对召回个别批次金枪鱼泥退换货流程进行说明,问题产品主要涉及20130120、20130302、20130130、20130317、20130328这5个批次。亨氏称,消费者可将产品连同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信息直接寄往亨氏(青岛)公司,公司将在收到产品后办理退款手续。消费者可采用邮费到付的形式直接将产品寄出,公司将承担消费者退货的邮寄费用。
不过记者截稿时,另一个品牌“旭贝尔”所属江苏盐城富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还未对问题产品作出相应处理。
特殊人群吃鱼制品有讲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介绍,我国对食品中汞的限量均有明确规定,如《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甲基汞为0.5毫克/公斤,其中对肉食性鱼类及其制品中的甲基汞规定为1.0毫克/公斤。但对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汞的限量做了更严格的规定,新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均规定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总汞限量为0.02毫克/公斤。
经初步调查分析,造成此次部分鱼泥、鱼酥婴幼儿罐装食品汞超标的原因是企业使用的深海旗鱼和金枪鱼原料带入所致。专家建议,鱼类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但考虑到金枪鱼、旗鱼等食肉性鱼类容易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因此建议婴幼儿、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在选择食用鱼类食品时,应适量食用食肉性鱼类及其产品。同时对于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在选择辅食时要考虑辅食的多样性和不偏食,既可达到均衡营养,又可避免安全风险。(北京晚报 记者窦媛媛杨滨代丽丽)
微博热传“白领新标准”众白领自叹拖后腿
白领新解:工资“白领”?
网传“白领新标准”令众白领自叹拖后腿期待工资增长能够跟上物价增幅
微博热传白领新标准
1月薪2万元以上
2坚持健身和运动
3至少有两居室
4有15万元左右的代步车
5有固定的朋友圈子
6工作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工作远程化是未来趋势
7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8有独特的娱乐方式
9重视低碳生活
10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他们是纳税主体,他们是消费主力,他们也是未来建立橄榄型社会的主力军。但最近十年,他们的收入水平不仅与富裕群体的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增幅也赶不上低收入群体和企业退休人员……这个群体就是“白领”。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白领一族的最大梦想就是,让自己的收入追得上物价,赶得上房价,跟得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
近日,一条有关“白领新标准”的" 微博,再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按照这一标准,能够称得上白领的,不仅要高达2万元的收入标准,还要有房有车有闲有品,众多网友表示自己又拖后腿。
近年来,在高物价和高房价的压力下,仅凭写字楼的月薪已难以支付各种生活花费。“白领”一词,有了另一层含义:发了薪水,交了房租房贷生活费,摸摸口袋,工资又“白领”了。
资深白领:
月入过万元,生活越来越累
“我肯定不是新白领,哪有月入两万。”从事文化工作的王先生打趣道。工作已有十年的王先生称得上是资深白领,有房有车,工作相对自由,但是在月薪上、在闲暇时间、在时尚上,都远远没有达到“白领新标准”,“这年代,谁不是时间换金钱,2万元的收入,还朝九晚五,哪个老板肯给?”
王先生的收入并不低,税后月入过万,但是在这十年中,他的工资增长并不明显,特别是,他觉得自己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钱越来越不经用。“一个月的房贷就要六千元,养车一千多元,孩子教育和保姆费每月3000多元,还要给老人生活费……月光是必然的,好在还有另一半,总算能够达到收支平衡。”
职场新人:
月入三四千,刚够养活自己
“月入两万,还不如说是年入两万呢。”耿小姐是个职场新人,在一家大型国企做广告,月入四千元,工作三年了, “职位一动不动,薪水涨了800元,房租涨了300元,加上其他物价涨幅,涨了等于白涨,是个彻彻底底的"白领"。”
耿小姐表示,新白领十标准她没有一项能够达到。她甚至觉得自己收入不比农民工。在她看来,农民工的工作很辛苦,但工厂一般还包吃包住,她却什么都要自己支付。一个月下来,农民工还能省下点工资,她却是月月光。
由于没有太多余钱,耿小姐连想给自己充个电的钱都出不起,而工作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让自己光鲜一点又少花点钱,她只在大打折时才会光顾商场。
节日心愿:
期待早日实现收入倍增
实际工资水平有“越来越往下走”的趋势,让白领这一群体对自身的定位充满了不确定性。
2012年11月,十八大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对此," 财政部学者有一个观点:真正需要收入翻一番的人群是中等收入者,只有让中等收入者收入翻一番,中国才有望变成合理的“橄榄型”社会,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扩中”的目的。
2013年2月,社会期待了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揭起了它的红盖头,国务院批转了" 发改委、财政部和" 人社部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份《意见》描绘了今后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蓝图。这份《意见》的目标之一: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我们并不是这个社会的最弱势群体,并不要求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放在我们身上,但是,我希望自己的收入增长能追得上物价,赶得上房价,跟得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王先生表示。(新华网)
19岁男孩暴雨时戴耳机上网遭雷击身亡 专家解析

电脑还能用,面对儿子遗物,爸爸痛不欲生。
19岁男孩暴雨时戴耳塞上网,遭雷击身亡
南京专家认为,这和其所处的“工棚”这个特殊环境有关,正常房间内一般不会出现意外
昨天(4月30日),微博上热传一则新闻:重庆一个19岁的小伙,在工棚内上网时不幸被雷击身亡。一直以来,在树下躲雨被雷击、听MP3被雷击、雨天打手机被雷击……类似事件已不鲜见,很多读者也知道了其中的“厉害”。但是,雷雨天躲在房间里上网玩这是众多网友都有过的经历,如今也存在着生命危险?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特意对此进行了采访。南京一位物理老师的回答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城市中高楼密集,能够分散雷电的威力;而且我们的房子都有避雷针等设施,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这位小伙子的不幸,和他所处的特殊环境有一定关系。
我们在打雷时戴耳机玩电脑
也有被“雷劈”的危险?
南京物理老师:不会的;重庆小伙的不幸和其所处的“工棚”有一定关系
一条耳机线竟然会在打雷的天气里成为生命的威胁?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外国语学校物理老师潘志民。潘老师告诉记者,重庆小伙被雷击中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戴着耳机玩电脑,而是他身处工棚的物理环境。
身处工地,周围没有大树
也没有比工棚更高的物体
“打雷的时候我都照上网不误,戴耳机不误……太吓人了……”有不少网友在转发了重庆小伙王宗未被雷击中的微博后不忘感慨。也有网友对于各种电器的雷电保护问题产生怀疑,表示要进行“漏电大检查”。
对此,南京外国语学校物理老师潘志民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网友们不用过度恐慌,惨剧的发生和王宗未所处的物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报道,王宗未所处的环境是在空旷的工地里,一个由红砖、石棉瓦等搭建的简易工棚中。“空旷的环境里,雷电往往容易击中大树等物体,但王宗未身处的环境是工地,周围缺少了能够"分散"雷电的大树等物体,所以容易成为被击中的目标。”潘老师说。
简言之,工棚在空旷的地面上成为了一个间接的“避雷针”,“如果能够有比工棚更高一些的物体在旁边,那么工棚被击中的概率便会减小很多。”
“一般的家用电器里,都会增加一根接地线,给电流一个"溜走"的通道。但工棚里的电视机相对简陋些,室外天线肯定比不上正常住户的家用天线,漏电保护等措施可能存在着没有到位的情况。”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物理老师汤家合说。
戴耳机玩电脑成“通路”?
这不是主因,而是全房间都放电
很多网友也在推测,王宗未的电脑在雷击时依然和外界保持着通路的状态,加上戴着耳机,便形成了一个“通路”,给电流的导入以“可乘之机”。但潘志民否认了这种观点,“这不是他被雷击中的根本原因。简易工棚成为一个间接的"避雷针"之后,在被雷击中的情况下,整个房屋在短时间内都会大量放电,最厉害时甚至连空气都带着电。此时如果再接触金属制的物体,便会增加被雷击中的概率。”
人体是个被遗忘的“导体”
下雨天不要躲在棚屋岗亭
城市里的高楼顶部一般都设有避雷装置,以此减少被雷电击中的概率。但不少人忘记了,人体也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导体”。“在物理书上有过这样的案例:雷雨天时一位老农扛着锄头回家,但还是不幸被雷击中,实际上是他扛着的金属制的锄头"引"来了雷电。”
汤家合老师建议,如果打雷时在室外躲闪不及,要尽可能避开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更不要像老农一样扛着铁锹等物件出现在旷野。身处室内时不要敞开门窗,同时要拔下家用电器的电源。(扬子晚报 记者杨甜子)
【雷击就在我们身边】
来宁旅游女孩雨中听MP3耳机导电被雷击
2010年8月6日,扬子晚报报道了在南京中华门内公交站台前,有一老一少两名候车的乘客被雷电击中,老者伤势较轻,当天即出院回家。而外地来宁旅游的14岁女孩小浦伤情较重。
据医生介绍,从MP3耳机被损坏的状况和女孩身上的电击痕迹,可以确定是戴耳机引来的雷击伤。
浦东新区一中学操场踢球者遭雷击1死3伤
去年7月14日下午5点左右,上海浦东新区高行中学一群社会人员在该校操场踢球时,因遭遇雷击造成4人受伤送医。其中1人不幸身亡,另3人受轻伤。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足球场十分开阔,是一个标准足球场。据防雷办工作人员介绍,遭遇不测的男子初步判断应是被“直击雷”击中后丧生的。(综合)
【提醒】
雷暴天气,室内人员应做到“四不要”:
1不要敞开门窗;
2不要使用淋浴冲凉和触摸金属管道;
3不要靠近电器;
4不要打接电话。
雷暴天气,户外人员应做到“六不宜”:
1不宜进入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
2不宜躲在大树下避雨;
3不宜在旷野打雨伞或扛铁锹、持鱼竿、挥高尔夫球杆等物件;
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如钓鱼、划船、游泳等;
5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活动;
6不宜停留在建筑物顶层,如屋顶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