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3Q大战(360和QQ大战)以颇具喜剧感的方式暂告一段落。当日下午6时,正在运行的360安全卫士忽又跳出一弹窗:“在政府的干预下,QQ和360已经恢复兼容。好消息,向亲朋好友传递!不抛弃,不放弃,360感谢您!如您发现不兼容现象,请及时向360公司举报。”
至此,3Q大战幕后的一匹媒介黑马——弹窗,以高调、直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一次迅速俘虏了3亿用户的眼球。即便是2008年初的“艳照门”,也很难和这种隐藏在3亿台电脑桌面的新媒介抗衡,无论是传播的速度,还是传播的广度。
" 杨文俊卸任蒙牛总裁职务 中粮地产孙伊萍接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 发改委再度约谈食用油涨价企业 " 信号商卡斯柯回应动车事故 " 北京建筑业劳动合同范本出炉 " [组图]车晓离婚后否认3亿分手费 " [股神争霸] cid=505260" 涨停王浮出水面 " 馨月:央行意外降准的三大原因
11月3日晚,QQ的弹窗已经让6亿用户做过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这封《致QQ用户的一封信》,由此成为了历史上传播范围最广的一封信,不仅创造了流行的" 互联网句式,而且波及到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让那里原本安分守己的市民们也拥有了一份和一线城市精英们接轨的超级谈资,也参与了一次全民的娱乐大典。
除了客户端软件独有的秘笈——弹窗," 微博也是这次3Q大战的“武林新秀”。在新浪微博这个话语权最集中的阵地,已经有2300多万条微博提及本次大战。尤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役的后半段,马化腾和" 周鸿祎的交锋阵地转移到各自的微博,两位老大勤奋织微博,甚至不惜奋战到深夜。其中周鸿祎11月6日凌晨2点22分挑灯夜战的微博《周鸿祎:不得不说的话》,转载达到11500多次,评论15300多条。
每一次江湖的乱战,都是媒体的乱战。每一次媒体的顶级交锋,都会诞生新的媒体霸主。
9月27日开始的3Q大战,让人看到传媒界新的力量在以破竹之势成长,也让人看到传统的媒体就像一架沉重的马车,在吃力地跟进。根据专业信息服务商捷报数据对各大搜索引擎的数据监测,每2000条关于3Q大战的媒体报道数据,仅有不足100条来自平面报纸和杂志,仅有不足10条来自于电视新闻。这个监测范围,尚不包括微博、论坛、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等来自2.0的相关帖子和言论。
回顾3Q大战为期一个多月的胶着,从最初的360推出隐私保护器,到马化腾的住房补贴,到非此即彼二选一的艰难决定,到工信部出面调和双方取消不兼容,3Q大战的主传播点,已经过了多次的变异。
总的传播路径,基本是遵循如下轨迹:某网媒或微博、弹窗发布最新动态,其他网媒大量转载,各大网媒的评论员、资深IT人、有关互联网高层等意见领袖发表言论;第二天纸媒验证事实并引入一些观点;网媒对纸媒报道进行二次转载,第三方评论持续跟进;微博、论坛及网媒的专题讨论区,网民展开热烈讨论;网民的集中意见形成新的新闻点,网媒继续跟进,纸媒也继续跟进,主流大报大刊寻找第二落点深入探讨。新的传播点又出,网媒首发、纸媒验证、网媒转载、微博热议、网媒转载……如此周而复始。
在这个新媒体、自媒体爆炸的时代,信息呈现的碎片化、不可确定化、病毒传播化,足以让一条帖子,在水军的运作下一夜之间充斥各大论坛;也足以让一条微博,一个下午转帖实现上万次;也足以让一个弹窗,把公司和公司之间的恩怨,摆到了中国人民的饭桌前。
在没有新闻媒体之前,消息的传播是一对一的,有了报纸等媒介之后,传播结构变为了一对多。在2.0时代,消息传播越来越呈现的是多对多的模式。进入微博时代,已是群组对群组、个人对群组的网状交织状态。
有言道: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一家电视台;超过1亿,你就是中央电视台。在3Q大战中,一种远远超越中央电视台的力量,在高度融合、高度协作的状态下,把自下而上的话语权,形成了一种逼宫的力量,直接叫板由上而下的传统话语权。
报道数量不足以和新媒体抗衡、舆论的引导能力也在日渐式微——这,就是3Q大战给传统媒体人的一记闷拳。
11月11日,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新浪微博和微软MSN宣布战略联姻,这意味着微博和IM(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直接打通,今后来自草根的声音和力量,将成为更加强大的媒体新能源。微博用户利用MSN互动交流,MSN用户利用微博分享原创内容。这将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一个彪悍的渠道,不仅会冲击现有传媒的环境,甚至会改变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作者为新媒体" 产业链观察员、舆情传播链分析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