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个月,以贵金属为代表,' 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下行。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周期性大宗商品品种,受制于经济复苏力度和终端需求,未来掉头向上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须引起重视。
生意社发布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4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47,均涨幅为-1.92%,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继续呈收缩状态,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虽然4月的BCI数值-0.47较3月的-0.61略有改观,但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4月实际商品市场和制造业的境遇较3月更糟。不过,连续两个月的收缩,也为后市的扩张储备了力量。
国际商品价格的跌幅则更明显。诺亚(中国)财富管理中心研究部总经理连凯表示,4月,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大宗商品需求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综合指数全月下跌2.79%。从分项指数看,贵金属跌幅最大,工业金属居次,跌幅分别为-9.57%和-5.06%。
连凯指出,“在黄金基本面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大幅下跌主要是市场情绪的宣泄;从中期看,全球经济弱复苏情况下,黄金及其他大宗商品需求受抑制将导致黄金价格面临调整;从长期看,黄金的抗通胀保值特性仍将发挥作用,黄金也仍然是主要配置资产之一。”至于其他周期性大宗商品品种,受制于经济复苏力度和终端需求,价格已经承压。最近公布的' 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弱于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增强了有关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情绪。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类大宗商品需求方,经济增速再回10%左右几乎不可能,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将下降。
连凯表示,从中国4月PMI指数看,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指数均显示,虽然景气指数仍在荣枯线上,但经济复苏疲弱,“为弥补"中国速度"的放缓,世界其他国家需要以远超过去数年的速度增长,从目前看,这也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据悉,美国4月份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2.1,略高于初值52.0;4月制造业PMI产出指数终值为53.7,初值53.6;4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终值51.5,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初值为51.8;就业指数终值为11月以来最低。欧元区4月PMI和' 德国IFO景气指数均下滑,显示经济复苏乏力。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分析人士表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转变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大宗商品供应加速增长,过去十余年间,高企的价格鼓励了市场对大宗商品的投资。目前,铁矿石市场、铜等大宗商品产能过剩严重。第二,需求增速正在放缓。国际能源署预计,由于增长迟滞及燃料利用率上升,2017年发达经济体的原油需求将低于1997年。
流动性过剩带来不确定性给大宗商品带来更大风险的,则是各国竞相推出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
4月4日,日本' target='_blank' >央行推出多项量化宽松政策,包括扩大日本国债购买规模、延长所购日本国债的期限、扩大风险资产购买量、提前推出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等,意在到2014年底前将基础货币翻倍。欧洲央行5月2日宣布,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25个基点至0.5%,将隔夜贷款利率从1.5%下调至1%,并维持隔夜存款利率为零不变。同时还将向商业银行提供无限资金的时间至少维持到2014年年中。
市场人士指出,在各国竞相放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由于美元、欧元、日元均为主要的国际性储备货币,因此美、欧、日本的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将对接下来的商品投资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首先,全球风险偏好有望提振,强化国际资本向' 新兴市场流动的意愿。连凯表示,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从有节制的宽松向无限量宽松转变的新取向,大大降低投资者面临的政策退出风险,但大量廉价的货币供应使投资者能获得的收益大大降低。为弥补差异,投资者常常愿意承担更多风险。可以预期的是,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获得更多资金的追捧。不过,投资者需警惕新兴市场经济体资产估值过高的风险。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受投资者风险偏好影响,流入新兴市场的资本已出现回升,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发达市场较低的收益达不到市场资金预期、新兴市场较高的增长和较高的利率。
其次,发达经济体货币贬值,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货币升值压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9年以来,大举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其实际有效汇率累积贬值幅度较大,同期名义汇率累积贬值幅度全球排名前15。而货币升值的国家中,未实施量化宽松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居多。连凯认为,虽然美元指数在一系列QE的抑制下,未出现大幅攀升,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持续,中长期来看,美元仍会走强。短期来看,美元指数将继续震荡调整。
第三,价格上升,资产泡沫膨胀风险增加。对于风险的追逐,将使风险资产面临估值过高的风险。今年以来股市的增长有目共睹。在过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推动下,股市可能继续走高。新兴市场股市亦会受到追捧。而在空前强大的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强势复苏,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复苏,土地价格上涨、房屋新开工数据连续第七个月上升、
REITs收益率节节攀升。连凯指出,“在流动性和通胀的支持下,全球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欣欣向荣,价格泡沫会进一步聚集。”
此外,连凯表示,基于大宗商品的双重属性,过剩的流动性虽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但需求的下降及计价货币美元的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我们判断,大宗商品价格会持续疲软。”对于这些情况,投资者在下一阶段的操作中,都务必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