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移动的反腐风暴,开始从运营商“刮”至设备商。
11月23日晚间,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对媒体发布声明称:“我们已经获悉一名爱立信员工近期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询问,以协助对相关案件进行调查。”
此前,有消息称,因涉及中国移动的一起腐败案件,爱立信公司的一名负责采购的官员正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调查。
“介于调查还在进行中,我们不便在此进行评论。”爱立信公司有关人士如此回应本报记者。而中国移动方面,至今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在中国' 电信设备市场价格搏杀日趋激烈的当下,爱立信的涉案陡成' 业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无线' 通信市场的拓荒年代,外资电信设备商占据超过90%以上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这其中爱立信更是中国电信市场昔日的王者。
“随着本土设备商的崛起,自3G时代开始,外资电信设备商在本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Gartner电信运营商首席分析师田颖认为,本土设备商的价格战,令外资同行感到巨大的市场压力。
涉案四川移动?
四川、重庆多位移动高管接连被查,令与之关联密切的设备商风声鹤唳。
“最近多家设备商四川片区的负责人调整极为频繁。”一设备商人士透露,有设备商甚至把一批四川片区负责运营商业务的员工集体调至海外片区。
本报记者了解到,四川片区(含重庆)是中国电信设备市场中,份额较大的省级区域。“除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外,四川片区(含重庆)应该是内地较大的省级市场。”一设备商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设备商一般习惯按片区划分业务区域:“若以西南片区而论,四川应该是片区内最大的区域市场。”
在四川电信设备市场中,爱立信曾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随着华为在四川市场的发力,华为份额持续攀升。
“华为的' 竞争优势之一就是价格战,这让外资设备商感到巨大压力。”一设备商人士透露,近年来四川市场上,不少爱立信的设备被华为替换。
在本土设备商的价格压力之下,外资设备商也不得不被动降价。“四川市场应该是价格战竞争相对激烈的一个市场。”上述设备商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不规则的竞争手段难以避免。
“事实上,商业贿赂在电信设备采购中已为常态。只是近年惨烈的价格竞争,加剧了这些不正当竞争手段。”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评述。
外资设备商的窘境
根据Gartner的数据统计,在中国GSM系统设备市场,外资电信设备商一度占据90%以上的份额,其中爱立信是份额最大的厂商。
“我们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像是在"抢钱"。”一外资设备商人士如此形容市场拓荒阶段的“轻而易举”。
但随着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本土电信设备商的崛起,3G时代外资设备商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