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45期封面报道:诺基亚的困局
前言:
“Who cares Nokia?”
在' 微博上被多次转发的一张漫画,只对比了iPhone、Android和黑莓的用户,当有人问起“怎么不见诺基亚”时,各路潮人表现出一致的不屑。
诺基亚这个曾经以“耐摔”、“待机时间长”、“质量稳定”等著称的品牌,被贴上了“古板”、“守旧”、“反应太慢”的标签,被追逐时尚的人冷落。取而代之的,是苹果iPhone、黑莓,以及各种Android手机。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清晰地记得,曾经的诺基亚,辉煌无比——它创造了无数全球第一。上世纪90年代,诺基亚生产出全球第一款金属质感的手机,并首次提出了手机换壳概念,一系列鲜艳的彩壳,让手机成为时尚配件;全球第一款支持中文短信的手机来自诺基亚;诺基亚首次实现在手机中内置游戏,贪食蛇、记忆力和逻辑猜图3个经典游戏因诺基亚风靡全球??……
2002年,仅一款诺基亚7650就创造了5个第一:全球第一款彩屏手机、第一款智能手机、第一款内置摄像头拍照手机、第一款滑盖手机、第一款五维摇杆手机。随后,诺基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机皇”,以超过40%的市场份额笑傲江湖,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
然而最近两三年,诺基亚在高端市场受到苹果、Android等智能手机的冲击;在低端市场遭到山寨机、白牌机的死死相逼,这个曾经的王者显露出了疲态。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诺基亚虽然仍稳居全球第一的宝座,但它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28.2%,创下诺基亚最近10年市场占有率的最低纪录,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为36.7%。
诺基亚迷失了吗?
转型之困
还是“手机商”
2006年6月1日,曾出任过诺基亚中国公司董事长的康培凯从当时的董事会主席兼CEO 奥利拉手中接下接力棒,成为诺基亚自1992年转型为' 通信企业后的第二个CEO。
在他之前,奥利拉在诺基亚CEO位子上坐了长达15年之久,成功地让诺基亚从一家原本生产胶靴和电缆,亏损严重、管理松散、业务混乱的工业集团,转变成为全球第一的手机制造商。
然而摆在康培凯面前的现实是,由于在CDMA上的决策失误,诺基亚在北美市场的份额出现下滑,被摩托罗拉反超;同时,尽管诺基亚的手机出货量不断增加,但手机销售价格的大幅下降正在削弱诺基亚的利润。
因此,康培凯要做的是,一方面保持诺基亚近1/3的市场份额,与波动的利润率做斗争,想方设法提升诺基亚的股价;另一方面为诺基亚寻找新的舞台。这就如同要把诺基亚已经遇到的“天花板”再往上提升一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上任后,康培凯指出:“向' 互联网转型。”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么叫做行业。很明显,现在很多行业出现融合,甚至有些时候发生冲撞。界限的模糊将会引发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兴奋点。我们已经不能将手机称之为一个行业,因为它的意义远比此更丰富。”接任后的康培凯,不止一次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互联网和移动行业正在合并,个人电脑和手机也在融合。”
2007年,诺基亚推出了Ovi互联网服务。“我们将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 你能够以你喜欢的方式和你选择的时间,去定制个性化的互联网,使你的日常生活更加轻松和充实。”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Nokia World 2008”上,康培凯向来自全球的记者描述道。
为此,诺基亚展开了一系列收购,抢占互联网内容制高点:2006年8月,诺基亚收购德国电子导航软件开发商 Gate5;2006年10月,诺基亚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个与苹果iTunes竞争的、全球最大的独立音乐销售平台Loudeye;2007 年7月,收购了媒体共享网站Twango;2007年9月,收购全球领先的移动广告公司Enpocket;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07年10月,诺基亚豪掷8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地图供应商Navteq,此举震撼了整个' 电信行业;2008年1月,诺基亚还收购了提供跨平台软件开发架构和应用平台的挪威公司Trolltech。
随后,基于“诺基亚通信”解决方案,诺基亚推出了全新的Ovi邮件和Ovi地图两大应用,同时通过与ISP和运营商合作,提供音乐、游戏、铃声等付费下载服务。
如果没有苹果和Google,也许康培凯将在诺基亚CEO的位置上,慢慢地续写神话。但在移动产业中利润最高的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从来不缺少竞争者。
2007年6月29日,iPhone开始在美国销售。一个按钮+多点摸屏的设计,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而其流畅的体验,也是前所未有的。凭借iPod+iTunes模式积累了大量粉丝的苹果,短短半年就售出了138.9万台iPhone。
紧接着,向来封闭的苹果在2008年3月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了针对iPhone的SDK(应用开发包),在不足一周的时间里,就被下载超过了10万次。2008年7月,App Store正式上线3天后,可供下载的应用超过800个,下载量突破1000万。
另一方面,2007年11月5日,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并与包括手机制造商、运营商、手机软件提供商等在内的32家企业共同成立Android联盟。主打开放的政策,迅速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和手机厂商的加入,Android联盟迅速扩大。
在iPhone和Android的冲击下,诺基亚的龙头地位开始动摇。2008年第一季度,诺基亚市场份额出现松动,比前一季度稍有下降,利润率也同时下跌;进入2009年,诺基亚的财务数字更加惊心动魄,2009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同比大跌90%;到了2009 年第三季度,诺基亚更是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亏损。
“诺基亚的互联网战略比苹果和Google都要早,它的确是看到了未来趋势的。”通信' 业界观察家项立刚指出,“但一方面,它并没有看清楚,什么才算真正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对于诺基亚这样的巨型企业来说,要转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项立刚认为,诺基亚虽然提出向互联网转型,但没有跳出2G时代“手机制造商”的思维,所以“它始终拿不出一款令人惊艳的好产品”。而与此同时,由于诺基亚中低端手机巨大的出货量为公司提供了相当一部分利润来源,因此,诺基亚改革的决心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坚决,“缓慢” 造成了诺基亚如今的落后。
平台之困
塞班开发最难
智能手机的战争,就是平台的战争。面对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份额,刚刚上任的CEO史蒂芬 ·埃洛普(Stephen Elope)对此当然明白,诺基亚必须开始转型。而他的改革,从Symbian(塞班)开始。
10月21日,诺基亚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最高裁员1800人,主要就是针对塞班智能手机开发部门和服务部门;11月9日,诺基亚宣布将收归对塞班的控制权,并对其继续开发,而塞班基金会只负责塞班系统的授权工作。
对于诺基亚而言,可以说“成也塞班,败也塞班”。
1998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厂商共同出资建立了塞班公司,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塞班的发展相当迅猛,到2006年,采用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亿部。
2008年,诺基亚收购塞班,并效仿Google Android,宣布塞班开源,并成立塞班基金会,希望以开放的姿态,重塑产业链。
然而事与愿违——先是摩托罗拉宣布彻底放弃塞班,转投Android;随后,索爱、三星等厂商对塞班的支持也是虚有其名,开发几乎处于停顿。在处于领先地位的手机厂商中,只剩下诺基亚孤零零地支持着塞班。
“这是因为诺基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实,Google与各手机厂商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而诺基亚自己是手机厂商,其他厂商又怎么会甘心为他人做嫁衣?”业内人士指出。
而就产品而言,相对于iPhone的iOS和Google Android,塞班的竞争力也十分有限。
在智能手机飞快发展的最近几年中,塞班却更新缓慢。到目前为止,2005年就已经上市的S60v3版本仍然是塞班主流的操作系统之一,“抛开速度慢、爱死机不说,即使性能仍然能应付需求,用户也产生审美疲劳了。”一个用了多年诺基亚的忠实用户告诉《计算机世界》报记者。
在专门从事手机网游开发的北京掌上明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OO易峰眼里,塞班、iOS和Android各有各的优缺点。
“从开发难度而言,的确是塞班最困难,因为塞班使用C语言开发,加上历史较长、版本多,文档不够规范,而且模拟器也和手机不同,在真机调试环节尤为费劲;从平台的性能来说, iOS性能最好,UI控件也很好,做出来的应用界面都很漂亮,但针对iOS的SDK支持Windows系统较差,一般在Mac机上完成;而Android 支持厂商多,手机硬件的配置通常较高,弥补了它在平台性能上的缺陷,而且开发者社区也十分活跃。”易峰告诉记者,掌上明珠从事手机网游开发和运营已经有近 7年的经验,最早的主打产品《武林OL》推出时,还没有iPhone和Android,因此只在塞班和Java平台运营,而新产品《明珠三国》,就已经采用跨平台战略。
“当然从优先级别来说,目前首先还是要支持塞班,尽管这个平台开发难度最大,但毕竟仍然是用户量最多的;其次是实现对iPhone的支持,因为iPhone用户的付费意愿最佳;最后才是支持Android。”易锋说。
但他同时表示:“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未来两年,情况也许会发生逆转。”一方面,是Android用户增长飞快,很可能在未来两年中超越塞班;另一方面,支持Android的厂商最多,这个阵营十分活跃,手机厂商对与开发者合作的积极性很高。“比如,我们与联想乐 phone的合作,就是他们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联想希望我们不仅支持乐Phone,还能够支持乐Pad。而诺基亚就冷淡得多。”
Rye Studio工作室负责人李有田则告诉记者:“苹果的iOS虽然是封闭系统,但对开发者而言,不用考虑兼容性的问题;Android足够开放,没有授权使用费;而塞班则需要签名证书,开发效率太低。”所以Rye Studio最终选定以针对iPhone开发为主、Android开发为辅的路线,而对于塞班,则是“只考虑对特别受欢迎的几款应用做移植。”
除iPhone和Android之外,此前在智能手机领域折戟的微软,也带着Winodws Phone 7重新归来。根据微软官方说法,微软将在智能手机领域采用Windows Phone 7和Windows Mobile 6.x并存的“两条腿”路线,并将Windows Phone整合进微软云计算的大概念中。诺基亚在操作系统的竞争对手,着实不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