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共青团河北省委和河北移动举办“蓝色梦想牵手未来”移动助学励志行动,在省内10所大学和省内革命老区、贫困地区10个县进行资助,借此,300名大学新生和1200名高中生实现了求学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河北' 科技大学动漫专业的王凯,今年大二,高高瘦瘦,比较阳光。他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梦想:创办自己的动漫公司。而在一年前,面对高额的学杂费,家住承德下板城,父亲去世,母亲下岗,“我哪里还有什么梦想”。谈到移动对自己的捐助时,小王难以掩饰当时的激动。他说,真想不到好运会降到自己头上,如果没有中国移动的蓝色梦想助学计划,自己不但面临有学不能上的困境,更会丧失掉对生活的信心,丧失对梦想的渴望。
有一种力量鼓励着我
“当时最主要的是心理上的压力。”河北科技大学英语系的郝弯弯同学在谈到接受移动助学前的艰难岁月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生源地贷款还没有批下来,眼看着同学们都把学费交了,而自己却只能在床头抹眼泪。父亲重病在床,母亲靠打零工挣钱养家,五千多元钱的学费犹如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学校得知郝弯弯的情况后,为她申请了移动助学基金。很快,助学资金批了下来,加上同学、老师的资助,郝弯弯凑足了学费。她对记者说,自从高中开始,她就不断得到别人的资助,社会的温暖使她感觉总有一种力量在鼓励着她前进。如今,已读大二的郝弯弯已能通过勤工俭学满足自己的生活,虽然在记者看来她还需要外界的帮助,但她坦言那已不是纯粹物质上的资助,而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鼓励。
山外的世界很精彩
刘文杰是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学院的大一新生,家住平山县王坡乡桃林村,四面环山,全家靠种田为生,甚为贫寒。19岁的小刘介绍说,18岁以前,他没有走出过大山。在他的记忆里,第一次走出大山是因为他高三时有幸获得移动助学基金,捐赠仪式在石家庄举行,因而他有了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机会。“楼好高啊”,这是他对外面世界的第一印象。由于有了那500元的资助,他得以在高三从容地学习,而无后顾之忧。对于一个山区的孩子来说,移动的助学不仅给了他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而这,对于改变个人、家庭乃至家乡命运的意义,显然非同一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中国移动只是一家' 通信运营企业。而通过蓝色梦想牵手未来助学活动,不但让那些家境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得到相应的资助,让孩子理解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弘扬一种感恩的文化、一种回报社会的思想。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工作以后,都要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未来,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大。
(来源:搜狐IT)【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E-mail: it@staff.hexun.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邮编:100020
传真:010-856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