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国债、逆回购成为理财替代工具 资产增值投向避风港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原标题: 钱渴 国债逆回购低调逆袭 股慌 资产增值投向避风港<img src="http://i0.hexunimg.cn/2013-07-05/155835136.jpg" alt="股慌,在一片惨淡的理财市场中,国债逆回购成功逆袭,成为近期的一抹亮色。" border=1 align=middle>股慌,在一片惨淡的理财市场中,国债逆回购成功逆袭,成为近期的一抹亮色。 东方网7月5日消息:据《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原标题: 钱渴 国债逆回购低调逆袭 股慌 资产增值投向避风港

股慌,在一片惨淡的理财<a href=市场中,国债逆回购成功逆袭,成为近期的一抹亮色。" border=1 align=middle>股慌,在一片惨淡的理财市场中,国债逆回购成功逆袭,成为近期的一抹亮色。

东方网7月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与此同时,为解“钱荒”之渴的银行,六月底突然大量发售比平常利率高出不少的短期理财产品,而随着银行流动性宽裕,国债逆回购利率也会回落。作为普通老百姓在这个非常时期,到底该把理财资金放到哪里?

' target='_blank' >浙商证券宁波首席投资顾问袁亿璐认为,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前段时间银行间拆借资金极其紧张所造成的。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中比较弱的时候,并非是资产增值的好机会,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保值最重要。至于股市,他认为,至少1~2年内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并非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操作起来有难度。

逆回购客户量激增

国债逆回购的火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国债逆回购收益率自端午节后一直居于高位,成为为数不多的资金“避风港”。1天期、2天期、3天期、7天期、14天期逆回购品种年化收益率均在6%以上,最高的一天期品种曾最高涨至32%。

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国债逆回购很低调,并没有为太多投资者所熟识。国债逆回购是超短期现金管理的一个工具,简单说,国债逆回购作为资金拆出方取得相应的利息,资金借入方用国债做为抵押。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为了预防商业银行变相高息揽储,' target='_blank' >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银行发行的三十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交易所的国债逆回购开始成为超短期理财的替代工具,逐渐被投资者关注。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共18个逆回购品种,期限包括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

国债逆回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一个基本规律:月底逆回购利率一般都较高,而月初和月中的逆回购利率一般都较低。但今年六月一反常态,端午节过后,债券逆回购市场迎来一波涨势,几乎所有品种回购利率均持续保持在高位行情,而且持续了近两周。业内人士认为,此波债券逆回购利率飙升,和市场上资金面罕见紧张不无关系。国债回购利率与资金市场的供求密不可分,目前在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国债逆回购利率自然顺势走高。

以沪市1天期产品为例,近10天收益率远高于5%,多日最高点在20%以上;7天期曾经冲高到12%高位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短、中、长期债券回购收益率都居于高位,以沪市28天逆回购GC028为例,6月13日以来其回购利率一路走高,沪市一天期产品年化收益率当日最高达32%,深市当日最高达50%。而平时,一天期产品收益率仅在3%~5%之间。到6月26日飙升至7.35%。

股民老张在6月中“玩”了把逆回购。 “股市没起色啊,投资顾问向我推荐过逆回购,但我一直没当回事。直到13日下午,眼见着收益率上涨,我把闲置的100多万元全部卖出,算下来一天赚了1000多元。在股市这么熊的时候能赚一点是一点。更何况比起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它这个几乎没风险,而且操作灵活,对资金没有太多时间上的限制,想明天拿出来' 炒股了依旧可以。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逆回购还有一个优势是手续费低廉,国债一、二、三、四天回购佣金水平只有十万分之一,七天回购十万分之五,二十八天回购十万元每笔20元,二十八天以上回购十万元每笔三十元,基本可忽略不计。

“逆回购可随时抽回资金,受到很多老股民的关注,特别是最近向我们咨询的客户激增了约50%,很多人都要开户加入逆回购。 ”一位' 券商投资顾问说。

但投资人士也提醒,进入7月后,随着“钱荒”效应的逐步减退,国债逆回购收益率将有所回落,参与国债回购的风险很低,也是一个在熊市中暂时让闲置资金获取一定稳定收益的不错手段。如果国债逆回购品种出现收益超过5%的情况,就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不过参加的人多了,逆回购收益率自然会下降。业内人士认为,国债逆回购在极端情况也会出现无法及时兑付的情况,因抵押物为标准券,实际到期日期不明,风险银行一天协议存款略高。

“高息”理财忙“抢钱”

在6月下旬,银行突然大量发售比平常利率高出不少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以“一天一个价”的速度吸引着老百姓口袋里的钱,“钱荒”使得理财产品俨然成了各银行间“抢钱”的工具。业内人士担忧,银行高息揽储,或酝酿新一轮的风险

据银率网统计,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连续四周上涨。截至目前,在售的非结构性产品共计303款,其中预期收益率达5%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01款,占在售理财产品的三成;而预期收益率高于6%的理财产品达23款,其中8款投资起点低于10万元,投资期限小于3个月。

' target='_blank'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有5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过6%(A、B级分开算)。收益率最高的要数' 招商保证金快线货币A类和B类,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11.008%、11.625%,表现突出。而' 建信货币(' 530002, ' 基金吧)、天弘增利宝、宝盈货币B类收益率为6.195% 、6.084% 、6.175%。同时有7只短期理财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过6%。收益率比较高的是' 广发理财7天债券A类和B类,收益率达9.925%、10.216%,' 华夏理财21天债券B类收益率也达到7.182%,建信双月安心理财债券B类、' 广发理财30天债券A类、广发理财30天债券B类、华夏理财21天债券A类等产品收益也超过6%。此外,还有多只产品的收益率超过4%。

一边是银行发售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一边是频频曝出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事实。如'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一款“同享二号”中华精选投资理财组合投资5年,亏损近30%,南洋商业银行的一款“' target='_blank' >南商中国源动力基金”运作至今的5年多时间里也已经亏损了34.86%,过去3年的亏损幅度也超过10%。

普益财富发布的 《银行理财产品周报》显示,6月21日至25日,有200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4款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相关专家指出,理财高收益率增加了银行自身的成本,不排除过高的收益率将侵蚀银行的正常利润,甚至出现银行无法兑付高收益承诺的情况。市场人士' 侯宁称:“' target='_blank' >央行出手,银行的钱荒暂时化解了。但命门已经彻底暴露,若继续纵容银行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不加以整顿,这样的救市只是把危机延后和扩大而已。银行还是琢磨深化改革和自保吧,否则金融危机将很快光临。”

6月中旬,流动性紧张的第一冲击波导致银行间短期利率飙升,机构赎回货基套利;上周第二冲击波则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高,个人投资者赎回货基转投银行套利。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在' 微博表示,“大家密切注意一下哪些银行近期在发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凡一个月收益率在7%以上必定说明有产品爆仓。买这些产品要特别注意,你的钱可能被用于救急。”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按预期收益率支付收益,一旦理财产品投资项目出现较多问题,超出银行能兜底的范围,银行约定俗成的刚性兑付做法就有可能被打破,届时理财产品可能真正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按理财产品处置资产的真实收益情况,扣除各项费用后支付收益率,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尽管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强化了对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规定,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提高产品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但调查表明,银行销售规范性仍有待提高,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仍然不到位。

袁亿璐认为,目前市场对于资金来说第一目标还是以保值为主,如果有时间会操作逆回购的,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参与是可以的。至于银行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也是预期的,并非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如若银行资金出现一定问题,收益率并不一定保证,这个是风险点之一;其次,理论上说银行违约的可能性也存在;还有个风险点,就是投资者必须搞清楚,它的理财产品是银行常规产品,还是代销产品。一般代销的产品,发生违约后,投资者的利益没法保障。

投资人士建议,切莫盲目迷信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银行的理财产品并非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出现零收益、负收益产品的情况也比比皆是。风险保守型客户的可选金融工具:1、国债逆回购;2、银行理财(资金到账日选择在季度末,季度末银行发行的理财要比平时高);3、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4、金边债券;5、定期存款;6、年金' 保险(' 放心保)(分红型)。

1

2

下一页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联想明年4月将在印尼开设子公司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