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上市公司理财热暴露出四大问题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稿件来源: 皮海洲 6月下旬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钱荒”现象引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飙涨,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因此而疯狂。据统计,仅6月26日一天,就有11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公告。 其实,这只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热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自进入2013年后,上市公司理财热情就一直高涨。根据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就有23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理财公告,涉及金额超过8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稿件来源:

皮海洲

6月下旬发生在银行市场的“钱荒”现象引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飙涨,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因此而疯狂。据统计,仅6月26日一天,就有11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公告。

其实,这只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热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自进入2013年后,上市公司理财热情就一直高涨。根据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就有23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理财公告,涉及金额超过800亿元,这一数据已超过去年上市公司全年的理财数据。2012年,沪深两市涉及理财的上市公司为176家,投资额692.77亿元。而今年6月又有上百家公司宣布购买理财产品。

上市公司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与去年底' target='_blank' >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有关,该《指引》对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使用范围适度放宽。而在此之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均限于自有闲置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

因此,该《指引》的发布,是导致上市公司理财热情高涨的重要原因所在。尽管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不高,多数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都在4%~5%之间,但该收益率却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这意味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比将资金存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要强。

不过,面对并不算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市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放到银行理财产品之中,这至少暴露出这样四个问题。

一是暴露出当前社会资金分布的不合理。这也反映了近期银行市场“钱荒”的本质,即中国式钱荒并不是真缺钱,而是钱放错了地方。很明显的事实是,这些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它们明显是钱太多了。正因为大量的资金不合理地掌握在它们手上,这才导致了一些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成为“钱荒”出现的罪魁之一。

二是暴露出目前IPO制度的不合理。目前的IPO制度呈现出“天堂”与“地狱”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那些成功发股上市的公司,它们因为IPO而进入“天堂”。这些公司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募集资金,而且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超募资金。统计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新股发行平均超募比分别为115.26%、77.85%、32.62%,虽然上市公司超募比逐年下降,但超募现象仍较为严重。正因为拥有着大量的超募资金,所以这些公司需要为这些超募资金寻找出路。于是在管理层许可的范围内,投资理财就成了这些资金的重要渠道。

而在一些成功实施IPO的公司大量挥舞着超募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甚至将大量的募资放在银行里睡大觉的时候,却有大量准备上市的公司在排队上会。这些公司嗷嗷待哺,等待着资金来滋润。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是不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造成的。并且由于IPO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募资甚至超募,这又刺激更多的公司又加入到IPO排队的行业中来。

三是暴露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实业并不景气。毕竟就目前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总体收益其实并不高,年化收益大都在4%~5%之间。但就是这样的低收益,很多上市公司都一掷千金地把资金都投入进来,这足见这些公司主业不振,或者缺少好的投资项目。如果这些公司主业兴旺,拥有好的投资项目,肯定不会把大把大把的募资投入到理财产品中去。

四是暴露出一些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实际上这种不务正业的公司在上市公司中一直不乏其人。如果说行业不景气、或实业不景气的话,上市公司开展投资理财,这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有的公司来说,根本就不是实业不景气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把实业放在心上,他们错误地把自己定位成了投资公司,所以每年都会拿出巨额的资金来理财,甚至直接投资股票

因此,上市公司理财热实在不是一件值得投资者高兴的事情,它其实是为中国股市敲响的一次警钟。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德国电讯员工因窃听事件被判刑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