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有机水稻长得就是好,要比老办法种植的水稻高出一大截!”在' target='_blank' >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曲家村,当地稻米生产种植大户曲万波说起了自己种植绿色有机大米的致富经。
不用农药化肥,曲万波生产的都是绿色有机大米,营养丰富,很受欢迎。2010年,他从' howImage('stock','1_601288',this,event,'1770') 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岔路口镇支行贷款3万元,从别人手中流转2垧水田,加上自己的共8垧水田,搞起了绿色有机大米种植,效果非常好。
曲万波在田间施用农家有机肥,采用生物防虫法和人工除草的田间管理方式,产出的大米不仅味道香、口感好,而且无毒无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11年就有福建、浙江、四川等地的粮商找到他订购大米。
曲万波正是农业银行德惠支行近年来投放农户小额贷款和财政直补贷款的受益农民之一。该行积极助推全市扩大绿色有机大米的种植面积,实现农行和农户双赢。2010年以来,仅岔路口支行就累放贷款1.13亿元,对地处松花江畔的岔路口、朝阳两个乡镇的2200户水稻种植农户给予重点支持。
每年,岔路口和朝阳两个乡镇的有机大米都销往东南沿海各省及香港地区。因这里的大米质量好,无公害,吃着香口感又好,两地的有机大米供不应求。今年初,岔路口和朝阳两乡镇的有机大米成功通过10余道程序的检验,符合出口标准,远销到对于进口食品要求非常严格的日本,端上了东瀛餐桌,出口的10万吨大米实现收入3亿多元。
“我的稻田里没有用过一滴杀虫剂,却一个害虫也找不到。”同样种植绿色有机大米的朝阳镇团林子村农民' target='_blank' >张云波笑着说,他对于自家稻田的防虫效果充满了自信。2010年,张云波在岔路口支行通过三户联保贷款3万元,在4垧水田里搞起了绿色有机水稻种植。
跟随张云波走进他的稻田,记者发现田里有一种特殊的装置—由4根细竹竿交错架着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塑料盆,里面盛着多半盆的透明液体。相同的装置每20米一组,整齐地排列在绿油油的田间,格外醒目。
“这里的每个盆装的液体能散发出雌性飞蛾的气味,能够将雄性飞蛾吸引到盆中杀灭。”雄蛾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虫卵危害庄稼了,害虫危害得以根除。这种防虫法不仅效果好,而且无毒无公害,大大提升了稻米的品质。
“田里除了水稻,还养着几种淡水鱼。”在田埂上,张云波饶有兴趣地说。插秧结束不久,他就购进了一批鲫鱼、鲤鱼、黑鱼和泥鳅放进稻田里,这样不仅可获得鱼产品,还可利用这些放养的鱼苗吃掉水中的害虫和部分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稻田增产10%左右,秋后收稻季节每亩地也能收好几十斤鱼,是一笔不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