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9月1日电(记者曹国厂、马天云)在河北省塞外贫瘠的山峦中,生长着67万亩山杏。这里是有着“中国山杏之乡”“国内最大的杏仁集散地”“国内最大的果壳活性炭生产基地”称号的承德市平泉县。
平泉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平泉县' target='_blank' >林业局党委书记' target='_blank' >张春生介绍说,山杏浑身上下都是宝,杏仁可以制成杏仁粉、杏仁露、杏仁油,杏核可以用于制作活性炭,杏肉可以制作果脯和菜,山杏叶可以提取医药原料和保健产品,杏树可以用于制作高密度板,整条产业链没有废弃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张春生说:“平泉县借助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契机,不断扩大优质山杏林基地规模,目前全县已形成六大山杏主产区,优质山杏林面积达到67万亩,年产山杏仁3000吨,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平泉县瓦庙子村有1500多口人,耕地1300多亩,有林地面积7000来亩,退耕还林500多亩,其中杏树林总面积将近5000亩。村主任姚奇介绍说,这些杏树多是栽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有杏林的村民400多户,这个村平均每年杏核收入在50万元左右。“现在山杏收入前景比较好,老百姓也特别认可,所以热情也比较高。”
瓦庙子村46岁的村民许淑苹家种了五六十亩山杏,“今年是小年,山杏收获相对较少,收成约3500斤,3.7元一斤,卖了1万多块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一些生态林区,往往出现“政府要绿、群众要利”之间的矛盾,但是记者在平泉县调查发现,近年来平泉县依托资源、市场、技术等优势,大力发展山杏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局面。
平泉县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从事山杏产业的企业达到53家,其中杏仁饮品企业17家,年产杏仁饮品4万吨;活性炭企业36家,年产活性炭1.1万吨。山杏产业链上的产值达到8.98亿元,带动全县19个乡镇2万多户、7.5万人就业,山杏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