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年实现“环境零负荷”,对于一个掌握先进环保技术的日本企业而言,也不是一个能轻松完成的任务。此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环境事务部副总监鹤田健志要承担的重任即是为实现此目标在中国铺平道路。11月底,索尼(中国)首度向媒体全面开放其在华工厂的环境管理举措,《中国电子报》记者借机对鹤田健志进行了采访。
用同一种材料和不用螺丝
“环境零负荷”是索尼集团今4月公布的将于2050年实现的长期愿景,索尼以此目标逆推设置了每个5年的工作目标,并量化为明确的、可衡量的数值指标。以2011-2015年度为例,索尼设定的目标是:与2000年度相比,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水使用量均削减30%,废弃物总产生量削减50%。
为将整个运营链对环境的负荷降至最低,索尼同许多跨国公司一样,是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规划、采购、工厂、物流和回收循环等涉及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六个方面入手。
而产品设计源头的细节,是鹤田健志提及企业绿色管理时反复强调的一个要素。“企业对生产的责任认识要非常清楚,要从产品设计细节的源头抓起,充分考量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便利性。”鹤田健志表示。
产品设计师们应对的环保设计考验相当严峻——— 不但要更好地实现产品的价值、功能和成本,还要易于回收和拆解,这是有高技术含量的活技。鹤田健志列举了索尼绿色实践的一个例子:采用极限少的螺钉设计,万不得已必用螺钉时,则采用可从一个方向拧的设计;尽量采用同一种材料的设计,且该材料为非有毒有害物质。在设计上如此费尽心思,正是为了追求日后拆解或回收时更加高效。
索尼特别重视易于回收和拆解设计的研发,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鹤田健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索尼未来在中国想通过回收产品的原材料,进行再循环利用后做成索尼的产品,这一点已在日本实现。“2011年1月1日,中国将实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索尼为此也做好准备,为配合这个回收框架做出应有的贡献。”鹤田健志表示。
大手笔投入新能源转型
在节能环保领域,索尼除了自身实践绿色管理体系之外,还大手笔投入以新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21世纪不关注环保的公司将很难生存。”今年5月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永田晴康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此表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产业领域,索尼也在紧密关注。”
索尼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今年在中国真正迈出了拓展新能源电池业务的第一步,并有相关的中国业务合作伙伴。今年夏天索尼在中国的电池展会上公开了展示了一款最新研发的橄榄石磷酸铁锂电池的全新储能模块,该产品在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能源储备和电动汽车电力供应等新能源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一家日本媒体如此报道:“索尼选择了向以智能电网为中心的环保领域积极进行投资和推进技术开发的中国,作为首次公开模块的国家。”
同时,索尼在开发太阳能领域也有着相当丰富的' 科技积累,索尼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在小型化产品方面,索尼正在努力破解通过太阳能电池实现电力供应的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