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讯科技消息 2010年和讯年终策划:重构与引领 中国价值新十年
所谓中国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中国经济价值、社会财富的增长,以由经济价值、社会财富增长为基础的中国国家力量的强大以及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一方面体现为由经济价值、社会财富增长引发的经济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及财富价值观的重构。过去30年,中国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实现了经济总量上的“大国崛起”,然而快速发展积累的痼疾和弊端也日益显现,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转型则不发展”的阶段,下一个十年,是转型的十年、变革的十年,重构是对转型时代中国价值的再发掘,对新增长引擎和新增长点的寻找。
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美国主导下的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未来十年,国际关系或最终走向“G2”主导下的多极并存新格局,这对于中国,既是“馅饼”又是“陷阱”。引领是对全球化时代中国价值的新解读,未来的中国如何承担大国责任,引导国际经济发展新方向。
近十年来,绿色增长、低碳环保等话题成为社会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面对增长带来的动力和压力,中国如何才能完成转型?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的潘岳最有发言权,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潘岳:实现绿色增长 企业需承担绿色责任
潘岳,江苏南京人,可持续论者,有“环保铁腕”或“中国环保的急先锋”之称。1960年4月出生,1976年入伍。历任经济日报社资料员,中国环境报记者组组长,北京市房山区委外联处处长兼外经委副主任,中国技术监督报社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团中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等职;并任过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主席、中国国资青年总裁委员会会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现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系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北京奥组委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
这位“中国环保的急先锋”,他的名字常常与“绿色GDP”、“绿色崛起”等许多新名词联系在一起——新论层出不穷,这些新名词都与政治改革、民族精神、民主法制、现代政治理念相关,从中透射出的思想饱受争议。他就是人如其名、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攀越”新阶段的可持续论者潘岳。
实现绿色增长的五点主张
2005年3月,潘岳在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第五届环发部长会议时就指出,要实现“绿色增长”必须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战略,具体来讲要做到五个关键点。潘岳认为“绿色增长”的本质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他指出,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相当粗放,许多地区还在以单纯GDP增长作为衡量政绩主要标准,这使得环境与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中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增长”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阻力。他就如何实现中国“绿色增长”提出五点主张:
一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大力发展“最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努力建设增长绿色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二是探索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区域与流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容量,重新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方式,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三是积极制定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用经济杠杆调节环境保护的相关利益分配。为区域平衡和社会公平而制定生态补偿制度,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发达地区对保护地区、高消耗的富裕人群对低消耗的贫困人群要给予利益补偿;为开发新能源、鼓励生产和消费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制定一系列财税补贴政策。
四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环境监管,进行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国家加强对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监察,协调、监督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问题,监督地方政府是否履行环保职责的问题,地方政府也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和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
五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和监督,通过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召开听证会、环境' 公益诉讼等一系列法规,保障环保NGO参与环境公共政策的讨论。
同时,中国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增长”需要世界各国的帮助和支持。他希望与会各成员国家为此多关注、多帮助,多批评、多建议。中国的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将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也将惠及包括本地区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人民。中国必须率先担起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履行国际环境义务,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