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失业!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0年,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异常沉重的年份,一个失业之年。
在编辑部遴选2010《环球》杂志“年度人物”时,我们将票投给了这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小人物——失业者。
从汇率到选票,从内政到外交,在貌似华丽的国际舞台上,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的努力,显得比以往更加紧迫和突出。很多时候,这些无奈的小人物聚集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正在改变一些国家的政治格局,乃至重要国际关系的走向。
其实,这也正符合2000年前我们的先哲孟子所分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失业者的声音不能、不该也无法被忽视。忽视他们,其实就等同于漠视现实、自我欺骗。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就业状况的好转往往滞后于经济复苏,只有当企业确实看到经济复苏已成定局后,他们方可能增加就业岗位。从过去一年全球疲软的复苏看,失业现象仍将持续,失业者仍将在未来一年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们可能卑微,但他们的能量超乎想象。
他们遭遇困境,预示着这个国家身处险境。
我们呼吁各国政府关注他们的命运,出台有效政策,帮助他们重新就业。帮助他们,其实就是帮助我们每个人。
我们也呼吁各国领袖有担当的勇气,不因个人政治私利而陷入民粹,不以邻为壑,加剧保护主义的抬头。
这需要的是政治道德和政治智慧。缺乏道德,我们就不能理解失业者的苦痛;缺乏智慧,我们就会在解决问题上迷失方向。
当保护主义盛行,当愤怒替代了理性,对失业者来说,其实是一个更糟糕的噩梦!就业将更加遥遥无期。对国家关系来说,这更非福音,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摩擦、对抗乃至冲突。
失业者成许多国家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
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之后,数亿人的生计和尊严,依然处于阴影中。
在美国,缓慢的复苏并没有拉动就业的增长,美国总失业人口已增加到1500万人左右,失业率一直保持在接近10%的高位,这也是美国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雅虎网站公布的2010年搜索频率最高的经济词汇,榜首的就是“失业”。
在欧洲,欧盟27国失业率已连续9个月维持在9.6%的高位,总失业人口达到2315.1万;欧元区失业率则超过了10%,创下欧元区1999年成立以来的新记录,而总失业人口则超过了1500万人。一些国家已经沦为“失业之国”。在西班牙,失业率已突破20%的关口;在爱尔兰,越来越多的失业者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他国谋生。
如果我们不回避现实的话,失业这个词语,其实并不只存在于发达国家。在这次全球经济大衰退中,新兴经济体虽然复苏势头强劲,但挑战依然严峻,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人口。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最新出版的回忆录《抉择时刻》中就披露,他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时,曾询问胡锦涛,什么事情会让他晚上难以入睡?胡锦涛坦率回答:那就是如何每年创造2500万个就业岗位以适应人口的增长。
对失业者来说,没有工作是一个悲剧,在大衰退的背景下,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应对危机;而对一个国家来说,越来越多的失业者,则意味着一场灾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更多的失业者→消费乏力→经济更加疲软→更多的失业者。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警告,按照目前的美国经济运行轨迹,“很有可能出现数百万工人多年失业或者未充分就业的现象。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后果是无法接受的。”
由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民众对所谓“经济快速复苏”的敏感。对全世界的普罗大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面包和工作。没有了工作,在很多国家,就意味着没有多少面包,失去应有的尊严,此时宏观经济增速不管有多快,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触摸不到的数字,而且更多的只是对他们生活的嘲讽。
按照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的预测,全球失业的高峰将在2010—2011年期间到来,“虽然全球经济要恢复平衡需时或长或短,但劳动力市场上的负面趋势将持续下去”。
从这个角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世界经济已进入复苏的轨道,但更严重的失业危机尚未过去,同时,我们可能还须为更糟糕的情况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3'>4'>5'>6'>7'>8'>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