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中科院曹红辉:移动支付市场参与各方野心勃勃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12月16日消息,2010移动支付跨年高层论坛今日开幕。本次大会围绕移动支付技术发展、部署、投资和行业应用等热点话题,积极探讨未来产业运营模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曹红辉介绍,但是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的办法和实施细则,也了解到多家支付平台,尤其是移动运营商摩拳擦掌都想拿牌照,就是想进这个市场,进这个市场干什么?当然不是说寄人篱下。虽然大家现在前前后后都摆低姿态,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12月16日消息,2010移动支付跨年高层论坛今日开幕。本次大会围绕移动支付技术发展、部署、投资和行业应用等热点话题,积极探讨未来产业运营模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曹红辉介绍,但是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的办法和实施细则,也了解到多家支付平台,尤其是移动运营商摩拳擦掌都想拿牌照,就是想进这个市场,进这个市场干什么?当然不是说寄人篱下。虽然大家现在前前后后都摆低姿态,其实是野心勃勃。

以下为曹红辉在本次论坛的发言实录:

曹红辉:大家上午好,估计大家坐了一上午也累了也饿了。最后一个演讲者是吃力不讨好,我尽量简短一些。因为这段时间大家也感觉到,关于电子支付还不光是移动支付的话题非常热,我们参加的会议也不少。前不久我们跟人民银行支付司就移动支付问题专门进行了探讨,包括移动运营商和有关的商业银行,其起因用欧阳司长的话说,国务院领导很关注专门要研究移动支付的话题。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探讨很多年,这几年大家都在探索,在座我也看到大多数是搞' 互联网,搞技术的,也有一些是运营商和银联。上个礼拜我跟银联中高层干部做一个培训,也讲到如果说对于移动支付的发展创新趋势不加以关注,我们还仍然是致力于卡机支付,或者银行卡所关联的帐户管理这种支付模式,那天欧阳司长讲了,那银联就该消失了。

所以,刚刚我听到很多传统基于现状,现有的一个商业模式所进行的探讨。但是,手机支付或者移动支付更宽泛讲,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和理想,热盼,期望,我想最主要不是在于他现有模式,而在于他带来人们无线想象空间,带来很多遐想,当然也产生很多瞎想。我今天就有关问题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

首先,我们看一下移动支付的基本定义问题,大家说了很多移动支付,有的说手机支付。其实移动支付定义根宽泛一点,不光是手机,基于笔记本电脑,PDA,甚至是ipad,各种移动性电子终端基于这种终端都叫移动支付。那么,支付的模式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是现场,一个是非现场。现场大多数是非接口,非现场当然是无线远程的。

我们在讨论所谓手机支付的时候,他的方面可能就更加集中,完全就是手机。所以,我们之所以讨论手机支付,集中讨论手机支付,而不是光宽泛讨论移动支付,是因为手机的用户目前全球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中国人手一个了,7、8亿用户了,估计扣道重复3、4个亿,有人说5个亿,我也不知道到底多少。那么,手机成为跟钥匙,跟你的钱包同等重要的三样随身携带的物品。所以,我更愿意讨论手机支付而不是移动支付,因为你不可能每个人随时地都带一个笔记本电脑,绝大多数中国人带手机不一定带笔记本电脑,带别的什么电子工具。所以,这个范围我想在集中一点,就是手机支付。

手机的话,其实他的功能在不断多元化。有的人都说这些年搞的很复杂,都不知道怎么用了,其实基本功能就是两个,一个是通话,一个是中国人发明出来的短信,全世界是无与伦比了。除此之外其实他是一个多功能个人信息的管理终端,如果大家认可这个发展的趋势。因为我不是搞技术的,我们是从金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大家认可这个东西,手机最终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展开以下的一些讨论了。

如果你认为手机没有这个功能,他就是一个通话工具当然无法讨论下去。下来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手机支付能否成为一个主导的电子支付工具呢?大家知道传统的支付工具当然是纸币了,所以银行卡的出现以后最大的对手就是纸币,传统支付习惯。现在我们银行卡,又面临一个新的动手,就是现在讨论的手机支付。但是如果你的手机支付都是基于银行卡的帐户进行支付结算的话,那么我刚才也讲了传统模式是维持下来了,而且只是延伸了,拓展了,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变动。

但是大家都知道前不久我们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的办法和实施细则,也了解到多家支付平台,尤其是移动运营商摩拳擦掌都想拿牌照,就是想进这个市场,进这个市场干什么?当然不是说寄人篱下。虽然大家现在前前后后都摆低姿态,其实是野心勃勃别装孙子了,大家都很清楚。

我也跟各种运营商都讨论过这个事情,我后面也会介绍。手机支付之所以有这么大魅力,因为他已经具有庞大的客户群,大家希望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些增值业务,这是一个基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市场特点。虽然日本、韩国手机持有比率也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客户群恐怕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那么这是手机支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新兴的电子支付创新工具,是因为它有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刚才讲了所谓便利性,便利体现在随时随地随人,你出门没带手机5分钟发现,没带钱包一天都不会发现,尤其是领导同志他出门从来不用自己花钱。没带钥匙也可能不会发现,但是没带手机的几乎没有,领导也带手机,普通老百姓更带手机,所以随时随地随人,三随体现了便利性。几乎这个手机和人,是人格化了,完全是一体化。

第二个就是效率问题,当初后面我专门给大家介绍日本手机发展经验,他的经验就表明当年日本搞这个东西就是因为要提高效率,因为大家都知道大东京地区有6千万人口,每天大家都坐地铁,火车上班,每个人去掏钱,刷卡,买火车票,地铁票耽误工夫,有时候IC卡还比较慢。所以,日本东铁研究说我们搞一个银行卡,非接触式碰一个就过一个人,提高时间0.055秒,一天下来5千万人,日本人很经济,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为了提高他的效率,所谓快捷性进行无障碍传递成为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

中国人都讲究时间不值钱,大多数人拿着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无聊。我看很多小孩发个短信,打个手机,时间有那么值钱吗,就需要值得我们去讨论。别说手机,更多是追求时尚,我后面讲第三个特点,时尚性。更多年轻一代是因为很好玩,很时髦。在80年代第一张银行卡出来长城卡,那个时候你要拿出一张卡来刷,那是很有个性,那时候还没有手机。我就是中国第一批手机用户,当时是叫大哥大,一个卖3万多块钱,现在小孩都疯了。当时有一个省的移动号码拍卖卖到30多万,现在看来也是脑袋进水了。

但是在当时或者现在看来也是一样,普通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新兴的消费群体他会有新的消费意识,消费的习惯和认识。所以,这是第三个原因。第四个是成本问题,手机支付成本会不会低呢?低多少,我们不知道。我多次跟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也参加有关银监会和发改委关于商业银行服务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工作,在收费里头我们就有一条没去讨论,就是这个东西。就是支付清算的定价问题,大家知道在国外关于支付清算收费问题,实际上就是各个参与主题之间的成本收益的核算就反应在定价上面,这么一个问题,是这个领域的研究核心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恰恰在中国,第一基本上空白,除了我去年翻译了一本叫银行卡的收费问题研究,是做一个介绍,大多数基本上是空白,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打的鼻青脸肿,吵的天翻地覆,忙的人民银行四脚朝天回答这些质询,每天也去进行炒作,很多问题我们后面讲到了,其实都是利益结构出现了失衡所造成的。我刚刚讲了这四个方面,都反映出手机支付他是有发展的潜力,有动力,但是目前恐怕还都存在一些问题,他能不能替代其他的电子支付工具,比如银行卡,他也许不是替代,也许是观念,这些都需要在进一步的探索当中去验证,去检验。

现在我们看了看为什么会这样讲呢?因为手机支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在人民银行也多次讲过。第一个问题刚才前面都讲到所谓安全性问题,我经常强调第一支付清算头等大事就是风险管理,就是安全,没有安全所谓的技术性风险,所谓业务风险,当然都会传染到其他金融支付清算的各个环节。

我们首先看看在座大多数都是搞技术的,技术性风险在我们看来主要是存在于远程传输的各个环节。那么,在我看来主要是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身份确认。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手机大多数,应该说是没有经过身份确认的,我们讲实名制。而日本完全是实名制,第二个是交易的双向确认。一个买一个卖,一个支付指令发出去双方是否认可,再有一个就是交易信息更改问题,或者是退回的问题,怎么样在手机之,甚至在其他移动支付工具当中,过程当中体现出来,这是存在这技术上的,传输上的风险。因为这些信息大家都知道,在两端存储的时候,在发送端是没有风险,在接受一端个人手持移动用户终端风险是最大的。

从互联网的风险大家可以看出来,其实大多数黑客也好,病毒也好,袭击的对象都是电脑终端的用户,很少去袭击所有主机整套系统。我想手机也是大致如此,因为显然移动运营商风险防范技术,包括他的系统安全远远高于此,一个笔记本电脑很容易受到攻击,一个手机当然就显得更加脆弱。一个是终端用户这块很脆弱,一个是传输过程当中,有人跟我说没有风险,我跟日本人,韩国人讨论他们说不是这样,其实在传输过程当中是可以被窃取,截流,不管你用什么技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完全安全。虽然现在很多人说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但是不等于你没有风险的敞口。

我们金融最关注的是风险敞口问题,你哪怕有百万分,亿万分之一的概率对金融系统来讲都是存在100%的风险。所以,我们说从这方面来讲,恐怕我们需要手机帐户,和银行帐户实名制相互配合。如果没有这个做前提,手机支付发展恐怕就黑大打这折扣,光靠没有记名的手机卡肯定会有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成本收益模式,通行的说法是商业模式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刚才前面也讲了,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对这个问题抱有极大的幻想,或者是遐想。认为我们终于有一个缺口可以进入到金融领域,参与到金融服务业,能够分一杯羹原来银行才可以吃的,以为有多大利益。其实,我告诉大家支付清算是传统的一个模式,最早开始,金融最基本的服务就是做支付清算。但支付清算恰恰收费最低,几乎在金融部门是忽略不计,搞电子银行部,搞卡通都会发现在银行是最边缘化,完全是一个后台服务。这几年热闹起来,从金融的系统来讲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因为咱们有大多数非金融部门在盯着这一块,搞的很热了。

这里面有一些误解,因为支付清算大家都知道,刷一次卡,或者说发出一个支付指令你做一个结算,你收一个费,这个费非常低廉,根据不足以支撑你的商业模式。银行到目前为止,所有做银行卡,除了招行全国全面亏损,所有电子银行部都不敢算帐,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个我就不知道第三方机构怎么盈利,这恐怕存在巨大商业风险。我本来是搞金融市场的,我们接受大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都在关注移动支付问题,很多人第三方平台找投资人投钱,评估人无法判断到底赚不赚钱,听起来不错恐怕又是一个陷井。

所以,我提醒大家如果探索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单一靠支付清算去收费支撑这个平台,我想提醒大家这个商业风险是非常大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支付习惯问题,公众对于手机支付信任感需要一个长期调试过程。大家多知道银行卡从85年到现在搞了20多年,现在中国人持有总共发行20多亿张银行卡,但15亿但是现金卡里面有钱的,没有钱的只有几千万张,其实美国也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卡背后是每个居民帐户,银行帐户。银行最大资源是什么东西?就是个人帐户,银行最大的管理能力是,就是管理好个人的银行帐户。

我们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移动运营商想参合这个事的人任何人,你首先要评估一下有没有这个能力去管理好这个信息客户,尤其是他的金融资产信息帐户,不光是一个简单的银行帐户。这个帐户的管理能力和直接涉及到你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能力。我们说支付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说中国人从纸币转为银行卡花了20多年时间,这个过程当然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讲那是很短的。但是,从企业来讲那恐怕是灾难性的,你要说20年才赚钱投资人都跑了,都不做了。所以,大家要有充分思想准备。

虽然我一再说长期来讲,移动支付,手机支付可能成为一个主导电子工具,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银行卡相关的,或者卡机支付主导的电子支付工具仍然将主导整个电子支付的产业,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因为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改变不了这种结构,这种状态,这是要提醒大家的,这也是我们要面对的第三个挑战。

第四个刚才我前面已经讲了,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在帐户管理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也制约着现在我们诸多运营商这种雄心。不管你花了多少钱,多少人力折腾半天搞出什么东西来,但是你如果没有这些帐户管理能力就想自己单独玩,恐怕这个风险是巨大的。当然,如果说你要完全利用到卡机,我们银行卡的帐户,前面刚才银联介绍的这种模式,就是在现有模式基础上来做,也是目前应该说主流的商业模式,在日本韩国都是如此。但是我刚才前面就讲,之所以大家如此雄心勃勃是希望有新的模式甩掉传统那种模式。

真正盈利靠什么?不是靠支付清算收费,金融机构靠什么钱生钱赚钱,靠的存款余额,帐户的余额,没有用的钱,拿这个钱来进行周转,包括存贷款利差,还有其他资产的管理收益。所以,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还有后面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问题,恐怕大多数支付平台还有我们运营商原来所没有考虑到。

第五点就是商业银行,有的商业银行说我们自己玩行不行,甚至有某个机构关键总裁跟我说,如果移动运营商可以搞第三方支付平台,那我们银行更有钱,我们可以建金融的支付,手机支付平台。我说那就会出现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对商业银行来讲,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如果你不很好跟一些有真实交易背景商户捆绑在一起,作为支持你支付计算背景,那么商业银行在这场和移动运营商当中博弈当中,肯定会很难以获得这个' 竞争优势。这个话恐怕,我那天跟很多商业银行就讲,今天可能更多是跟在座三方平台,还是移动运营商的朋友说的。

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绝对的优势,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第四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经验,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表,是日本的手机支付的产业结构,跟前面大家介绍了银联的产业结构。我专门到日本跑了一个星期,研究调研日本的手机支付情况。大家看这个中间是FeliCaNetworks网络,按照这个技术标准授权生产FeliCa芯片,这些设备可以装在手机,电视机,POS机上。所谓,这个网是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一个统一设计的技术标准,他的关键在于一个安全。然后就是底下我们讨论到所有日本第一大运营商,我们中国移动,KDDI,这几家运营商会提供网络' 通信服务还有销售,还有FeliCa手机,还有一个OTA网络,这是通过运营商系统连接对其他服务供应商提供一个统一应用接口和服务。

再底下一个层次,所谓商户问题,一个是东铁,麦当劳,小额零售店等等,也包括所谓VSA,全球第一大支付清算,通过FeliCa提供统一借口开展各自商业运营。什么意思?通过日本这个手机支付产业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上面的设备和底下网络平台是提供基础平台,应用客户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说麦当劳会在这里面搞出一大堆商业营销手段,这是对其自己的一套盈利模式,是这么一套结构,跟中国不一样,我们是否做一些情况进行比较,找出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我前面讲到日本手机支付最早是为地铁公司节省时间,以及验票机的维护成本,索尼当时积极推进这个事情。FeliCa卡这个卡片是跟地铁公司合作,一个是跟银行卡进行后续付费,一个是预付费冲值,目前主要是JReast,Suica,7E,Aeon四种卡,到目前为止FeliCa到去年5月中旬销售5500万台手机,占日本人口四分之一。日本经验,手机支付发展的关键,特殊移动运营商提供了特殊推动力,所以需要增加功能好卖手机。

另外就是受理客户提供独特受理环境,还有机制安排,非接触式卡的应用和手机支付,需要建立网络、服务器和运营平台,又不能多收用户费用,他没有增加用户成本,你又不能降低用户成本,反而增加他成本。反而很多低端用户,广大手机用户他可能不选择用卡支付,或者是现钞支付。所以,我们说了目前为止日本的这种模式当然是在日本成功,在什么东南亚,香港都要进行试点,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成功模式,日本模式不是简单可以复制,有其他所有所谓国情。

我们看一下他手机钱包的' 法律关系,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左边是发行机构,底下是运营商,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网络服务器协议,发行机构把卡发给服务这形成一个所谓合同。消费者和用户之间通过一个手机用户协议,达成合约关系,最后消费者通过终端零售去支付购买行为,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支付清算的活动,是这么一个法律结构。

在结算上面是一个三角关系,货币发行机构从消费者收到预付款,在消费者从零售这购买商品和服务之后,他要付一笔款,这个款从他原来预付费里面扣除,这个发卡机构,不一定是银行,在日本跟中国不一样,中国只有银行才可以发行。当然我们现在有越来越非银行卡,储资卡问题,会从这个卡里面进行结算扣除。到目前为止利益结构是这么一个关系,左边是各种发卡行,银行都可以发卡,通过VISA网络进行转接,转接会跟各个商家POS机来实现,形成这么一个利益结构。这里是一个信用卡和手机支付的法律关系,左边是VISA通过收单行,发卡活,移动运营商,前面是实体法律关系,右边是一个虚拟法律关系,任何一个手机下载这个协议,就等于默认了这个所谓条款,所以是一个虚拟通过网上来实现的。

在移动支付当中,信用卡的角色像VISA是具有一个VISATouch计划,为了参与机构提供统一设计业务方案。前面多次提到FeliCa网络是作为可被信任第三方控制芯片数据,还有为手机提供应用授权。索尼公司主要设计和开发这个FeliCa技术,同时进行推广。所以,所有参与者在这个市场里头都有不同的分工和定位,边界是非常清晰,决策是非常明确,法律关系也是非常确定的。

我们在回头看看,一会我们说中国的问题,现在是大家都在模糊这样的边界,都没搞清自己的定位,都想说吃着碗里看着碗里,这就是移动支付最大特点,大家都想扩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尤其是边界的增长效应所带来的收益。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所谓的增值服务收益

这里我给出一个日本手机支付发展路径,大概就是前面我讲的一些内容,有一些重复的。总体来讲,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我们得到一些基本的启示,第一点就是各个市场参与主题之间,他的利益结构是均衡的,各方要共同参与,其实很难替代别人。运营商能替代银行吗?卡组织能替代第三方支付平台吗?其实都很难,所以这个定位的问题恐怕是需要一个合作,当然也会有竞争,问题是通过什么是,在中国习惯政府主导推动,日本其实刚才讲到了,背后有一个政府职能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在中国即使是政府推动也不知道是哪个牵头,管定价又是发改委全乱套了,牵头都没有找不到主。第二个问题手机支付在日本当时是主要促进原有业务发展,没有派生出一个新的产业,但是会衍生出一整套新的业务促进模式,这是他的一个结果。中国恰恰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惦记着搞出一个新的模式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恐怕跟日本不同的地方。

第三SIM卡内置为支付卡内置创造了条件,实名制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大家知道按照中纪委要求,起草一个电子货币发行管理办法没有公布,其中关键一条所有电子货币,包括网机,卡机和手机支付电子支付工具一律定义为电子支付货币,必须实行实名制,每张卡发行量不超过1万块钱人民币,这是实名制。如果是非实名制量不能超过1千块钱是非常小的小额支付,你觉得还能赚到钱吗?另外一个就是所谓备付金的问题,可是很多人跟我抱怨如果交了这个钱基本上业务做不起来,做不大,你肯定是赔钱的。

第四目前为止交通,尤其是像公交地铁之类,你这些零售店成为零售支付的主要场所,成为手机支付的主要交易背景来源。大家知道支付清算是交易最后一个环节,没有交易支付清算干什么,付钱给别人干什么,脑袋进水了。而交易手机支付更多是为一些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一些小额的交易提供支持,远程支付一些大额的支付,那天有人给我说是指导,我说那就有毛病,一个手机支付5千万人民币可以支付吗,我们有足够的支付手段你会通过手机支付赔了钱找谁去,你要自觉承担风险

所以,5千块钱还有可能,5千万不太可能,大额支付不太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所以,大面积去替代现金,出去我们商业银行能够很好,当然我也了解现在银联已经在跟一些主要的交易增值类型的用户,像前面他们介绍了像中国航空信息公司,铁路等等这样的部门来搞这种储资卡的发行,银联卡正在考虑做这方面的布局。

商业银行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呢?有一些据我们料也做做,只有这样捆绑在一起做相应分工,才有可能使得各家在这里头能够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市场收益

第六点简单讲一下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个移动运营商如何获得支付牌照,将面临广泛庞大的余额挑战。大家知道现在移动,联通,' 电信这几家,手机话费也好,还是预缴话费也好余额越来越大,看着这些钱很多移动同志说睡不着觉,也可以当成金融家但怎么管没有经验。我们的判断今后会出现一系列收购兼并活动,这些收购兼并更加活跃,我们前面看到对于'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收购,以后会看到更多类似收购,尤其对于第三方技术平台。

第二个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各类商户交易与支付合作,内生出若干手机支付产品。第支付平台主要在技术创新,在受理商户合作上展开竞争,需要突破支付收费单一盈利模式。第四就是央行,作为监管部门来讲,需要加强和制定各类移动支付规范,业务规则和风险指引,我们已经在跟有关部门在探讨要制定相应业务指引法规文件。

最后就是央行银行监管部门,运营商的监管部门之间,各个监管部门之间急需政策协调,形成基本监管规则和业务的边界。做一个产业之前,大家先把规矩定好,把身份划分清楚,然后再展开游戏。不能一上来你说拳击赛最后变成武打赛。当然在这个里头竞争是主流,合作也是主流,问题是合作和竞争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更多讨论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关键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从整个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来制定产业的发展游戏规则,还有引导整个手机支付网发展的一个,我想是一个根本的途径。否则的话,都只强调各自的利益,我们将看到只是一场混战,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来源:搜狐IT)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电商理财平台首战光棍节遇冷 用户体验待提升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