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是孟子说给梁惠王的一句话,在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看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唤醒了“农村土地”这一“沉睡资产”,让其变成可以交易的动态“恒产”,将带给农民极大的改革红利。“无论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身份、人力、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就是"以人为核心"。”张卫国称。
“在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以人为本"是"不二之选"。”张卫国指出,城乡一体化将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这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一脉相承。
在张卫国看来,决定直面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户籍和土地,构筑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两者的良性互动,将使得农民获得动态“恒产”及改革红利。
户籍制度外,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非常重要,这一点也在决定中有所体现。“如果单纯有了城市户口这个身份,但没有相应的资本、产业,农民难以寻找身份认同感。”张卫国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张卫国解释:“不存在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异,人口可以自由流动,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享受到均衡的公共服务,不受户籍的限制,这才是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记者 周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