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 target='_blank' >王旭光王兆霞通讯员 江方仁 何兆勇
站在新起点,嘹亮的改革集结号已经吹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一经公布,即在烟台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黄立新教授说,从烟台来看,今年转调步伐的加快、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成为推动烟台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
“面对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机遇,烟台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谋求发展。”黄立新说,“改革是我们过去30多年发展的最大红利,全面深化改革也必将成为烟台未来实现赶超发展的又一个"红利"。”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直是烟台努力的方向。”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杨效坤说,近年来,烟台大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大力推进。
今年,经过新一轮清理,市政府部门和中央、省属驻烟单位共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86项,占总数的40.5%,涉及部门单位之全、涵盖事项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超过以往历次审批制度改革。
下一步,烟台将继续大力实施重点项目代办服务,推广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企业代办员制度,普及农村(社区)便民代办点建设。同时,通过稳步推进联合审批工作,探索开展一费制、一表制等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为我们的国资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烟台市' target='_blank' >国资委主任卫京说。
烟台的国企改革,在多年的探索、突围、攻坚进程中,正逐步走向成熟,呈现出数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1-10月,18户市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8.55亿元、利润57亿元、上缴税金4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8% 、34.76%、10.2%。”卫京介绍说,截至10月末,18户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82.6亿元。
卫京说,烟台市将以发展混合经济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市管企业及子企业的股权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在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烟台市住建局城镇化科科长陈俊涌说,烟台长期以来坚持的,正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陈俊涌说,近年来,烟台各县市区都把失地农民保障放到首要位置,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 保险(' 放心保)和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减免电视、供暖、供气安装费等20多项行政收费。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纲要 (2013-2020年)》已经出炉,陈俊涌说,“这份纲要对下一步的城镇化作了详细规划:让农民真正带着保障上楼,带着尊严进城,到2020年全部完成城中(郊)村改造,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城镇全面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