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业内期盼多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登陆交易所市场初露端倪。
' target='_blank' >东方证券近日向' target='_blank' >证监会上报了名为建元一号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材料。据悉,该计划是东方证券与' howImage('stock','1_601939',this,event,'1770') 建设银行(' 601939,' 股吧)合作发行的公司类贷款证券化项目。这意味着原本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望登陆交易所市场。
此前,我国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企业资产证券化两大类。在建元一号之前,信贷资产证券化通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交易,而企业资产证券化则以' 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形式,经证监会审批渠道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而此次建元一号若成功通过审批上市交易,则将成为以银行信贷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首次登陆交易所市场。
据了解,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跨界”对于作为原始权益人的银行和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本身都将带来莫大(博客,微博)益处。
对于银行来说,这意味着相关信贷资产的风险将不再停留在银行系统内部流转。公募基金、券商资管、' 保险(' 放心保)机构等投资机构,甚至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交易所成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投资者群体的扩大和分散将有助于产品定价更加有效、交易更加顺畅。
对于交易所市场来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登陆将激活现有投资者的交易兴趣,刺激市场活跃。自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以来,沪深两交易所新挂牌上市的资产支持证券不足10只,体量也相对有限。市场容量的狭小使得交易始终无法活跃。对此,业界一直希望未来有更多产品挂牌交易,市场活跃度能够逐渐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而质量较高,规模较大的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则有望成为启动良性循环的最初动力。
而对券商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登陆交易所市场则将成为一块有待挖掘的巨大金矿。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如果能在交易所交易,将给券商带来更多深度参与机会,提升资产证券化业务收入。
与此同时,在银行信贷之外,越来越多的券商也开始着眼于以金融类资产为基础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建元一号的发行人东方证券此前就曾以阿里小额贷款信贷资产为基础,发行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与建元一号同期披露的' target='_blank' >东兴证券邦信小贷项目,同样是以小额信贷债权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产品。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