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年的微软一样,如今Google也已成长到让人害怕的规模。不仅搜索引擎在欧洲连遭垄断投诉,街景、Google Buzz等新的市场领域,同样官司缠身。今年以来,Google的股价一直处于滞涨状态,跑输纳斯达克230亿美元!这是Google(NASDAQ:GOOG)未来可能被欧盟执行委员会处以的罚金数。
交易:高盛文化蜕变的源头 板块12股绘就双节淘金图 反弹将启 新股虚高定价的后果很严重 大盘迎来百点长阳2010年11月30日,欧盟执行委员会表示,由于接到英、法等国网站投诉,已就网络搜索引擎龙头Google涉嫌滥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优势地位,展开反托拉斯调查。欧盟执行委员会发布声明表示,将调查Google是否“为了摒除竞争者的搜索工具,对广告合作伙伴强加排他性义务,借此阻止他们在自己的网站、计算机和软件供货商上放置某些具竞争性的广告”。
按照规定,如果有企业滥用主导地位垄断市场,反托拉斯监管机构有权惩罚这家企业交出最多10%营收罚款。若以Google去年2360亿美元营收计算,罚款将超230亿美元,远超去年' 英特尔被处以的13.8亿美元罚款。
其实,对Google垄断搜索引擎的诉讼从来都没停止过。更有甚者,在移动互联、多屏融合的产业大背景下,Google业务范围也日渐扩大,围绕手机专利权、图书版权、隐私权、智能电视等方面的纠纷也在不断增多。
对Google的信任危机,已经开始了。
深陷垄断诉讼
“有鉴于Google在欧洲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对于Google的遭遇,伦敦Charles Stanley媒体分析师哈特(Sam Hart)表示。
虽然欧洲语言不统一,但整体上看,Google占据了垄断地位。相关' 数据显示,Google在欧洲市场占据了八成左右的份额,在法国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至89.79%。有分析师预测,Google未来10年的份额有机会达到惊人的90%。由于大量的办公室、教育机构、医院和家庭仍旧以Google作为搜索信息的首选渠道,Google的搜索结果如果略有偏向,很容易引导信息,并影响相关行业的企业业绩。
即便是在只占了约六成搜索市场份额的美国,Google也频频被调查。2010年4月,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Consumer Watchdog曾致函司法部,要求调查Google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2010年9月,美国得克萨斯大法官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宣布展开一项针对Google的反垄断调查。Consumer Watchdog表示:“对于大多数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大多数人而言,Google是访问' 互联网的通道。Google对搜索算法的调整可以成就也可以毁灭一家企业。”
街景与Google Buzz侵犯隐私
但是,搜索引擎并不是Google引发信任危机的全部。随着Google基于其网络搜索的垄断地位,将优势扩张到其他互联网领域,在新的市场领域,Google同样官司缠身。
来自用户的抱怨多源自对隐私问题的担忧。2007年5月30日,Google正式推出街景功能,街景是Google地图的一项特色服务,是由专用街景车进行拍摄,然后把360度实景拍摄照片放在Google地图里供用户使用。但街景上线以来,在世界各地受到很多隐私方面的抗议。2008年,美国夫妇艾伦·鲍林(Aason Boring)和克里斯汀·鲍林(Christine Boring)就起诉Google“故意和公然侵犯”他们的隐私,因为Google街景服务取景车驶入了他们的私人道路,并且对他们的房间进行拍照;2010年3月12日,Google街景再度引发上传问题图片的风波,台湾花莲市一位女子全裸攀在二楼窗口的图像被街景曝光,引起轩然大波。
同样,Google于年初推出的社交网络Google Buzz,不满一周就引发了其侵犯用户隐私的批评。例如,Google Buzz可以自动找出用户在Gmail中最常联系的好友,并产生关注和被关注名单。一位饱受这项服务苦恼的Twitter用户发表评论说:“感谢Google Buzz,我现在正自动关注着自己的三位前女友,真是活见鬼。”迫于各方压力,Google不得不一边对用户道歉,一边对Buzz进行修改。
在近年进入的智能手机市场和互联网电视市场,Google这个庞然大物同样引起了业者的担忧和反击。在智能手机市场,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占据了25%以上的市场份额,与苹果、诺基亚等手机厂商形成正面竞争,这也间接导致了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 Schmidt)于2009年辞去了自2006年起担任的苹果董事会董事一职;在互联网电视市场,Google联合索尼、罗技,在美国推出Google TV服务,却遇上了美国三大主要电' 视频道运营商商(ABC、NBC和CBS)的阻力,因为Google TV推荐在电视机上安装适合电视的搜索引擎,它可以让电视用户找到期望的内容而无需切台。由此,广告商有可能优先在Google上发布广告而不是电视台,从而造成电视台广告收入的流失。
人们都担心,Google过于强大,会滥用自己的能量。
创新停滞 人才流失
面对触角越伸越长的Google,一些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行动,以阻止Google的渗入。例如,Facebook和苹果公司正在囤积用户数据,将其置于Goolge搜索引擎之外。这就是所谓的“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s)”。
Google何尝不想打破这些花园。例如,在社交网络领域,它已经做出了一长串的努力,但真正的成功案例非常稀少。从Blogger、Feedburner、Orkut、Jaiku、Youtube、Buzz乃至公开宣布失败的Wave,Google在这个领域中可谓屡败屡战,勇气固然可嘉,但每一次失败都未尝不是对员工信心的打击;就在12月,团购网站鼻祖Grounpon也拒绝了Google以60亿美元将其收入囊中的邀约。而Facebook、Grounpon的崛起,毫无疑问让以创新闻名的Google相形见拙。根据分析服务机构Hitwise公布的最新数据,Facebook在美国已经成功超越Google,成为最受欢迎网站。
这让过分依赖搜索广告业务的Google备感焦虑。目前,尽管这家公司进行了诸多尝试,但是搜索广告业务仍占了该公司营收和利润的绝大部分——Google91%的收入来自于两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在PageRank算法上建立起的AdWords和AdSense商业模式。
为什么?业内分析师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认为,在硅谷,官僚主义和发展缓慢被认为是最严重的问题。“从大公司到官僚主义只有一步之遥,这在硅谷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一家公司数年内就可能被竞争对手完全超越。”
而现在的Google,正显现出组织僵化和官僚主义的苗头。过去5年,Google员工由5000人增加到2.3万人,营收由32亿美元增长至237亿美元。由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官僚气息日浓,许多优秀工程师离开。
单就Facebook一家公司来看,其10%的员工就有过在Google工作的经历,其中不乏原Google高管,职位最高的当属Facebook COO桑德伯格,其他原Google高管还包括前Google Android团队高级产品经理曾毅力(Erick Tseng),他目前负责Facebook的移动业务。另外,Facebook广告和全球运营副总裁大卫·弗舍尔(David Fischer)、公关副总裁埃略特·施拉格(Elliot Schrage)以及公司首席技术官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也都是从Google跳槽而来。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现象或许能说明当前硅谷发展重心正从Google逐渐转移到Facebook,并且表明Google员工有能力从事社交媒体工作,或者对于社交媒体事业更加热心,但他们在Google找不到类似于Facebook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有更多的人相信,Facebook就是下一个Google。
就连Google CEO施密特也不得不承认,尽管过去7年Google的人才流失率一直保持稳定。但是,Google的成熟令他感到不安。施密特说,“过去在Google,3个人就可以开发出世界级的产品,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推出产品的难度大大增加了,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战略问题。”据悉,今年以来,Google的股价一直处于滞涨状态,跑输纳斯达克。
对于日显笨拙的Google,《经济学人》分析认为,投资者担心Google会走上微软老路,后者就因为找不到新的营收来源而处境尴尬,依然过于依赖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软件。而一般地,硅谷创新的主要形式是工程师离职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毫无疑问将增加Google的人才压力。
变身八爪鱼 探索新领域
Google已经坐不住了。2010年11月,Google宣布,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并为全体员工加薪10%。Google称,在曾有意跳槽的员工中,80%选择继续留在公司。
除了给员工加薪,对Google而言,最重要的是让公司保持创新特性,而不为官僚体制所拖累。据两名知情人士披露,Google正在考虑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创业公司孵化器。对数名表示有意离职创业的工程师,Google已经向他们提供了在公司内部创业的机会。他们可以独立工作,可以招聘其他工程师,使用Google的资源,例如代码库和服务器。
一系列新的创新项目也被提上了议程。除了目前市面上最热门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以及近日推出的面向PC的Chrome OS操作系统外,Google在2010年10月还公布了能自动行驶的' howImage('stock','2_300024',this,event,'1770') 机器人(' 300024,' 股吧)汽车计划,该“Google车”配置摄像头与传感器,通过感知汽车周边的状况,作出客观的分析判断,实现安全的自动行驶;此外,Google计划与日本丸红公司合作建设大西洋海上风力发电站和连接美国东部地区的大规模海底输电网。通过大规模海底输电网,海上风力发电站将向美国新泽西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的200万家庭供电,建设费用耗资5000亿日元、供电能力可达6000MW(600万KW)。
这就是Google业务拓展的“第三步”。早年,Google凭借搜索的力量,给媒体产业与广告产业以毁灭性打击;如今,Google推出的云计算,冲击了传统IT产业;但云计算对于Google来说不过是实现战略野心的“第二步”,下一步,在电力产业、汽车产业、通信产业等领域,Google已经开始了摸索。
“人们竞相来Google应聘,并愿意留在公司工作。”尽管对Google规模扩大的后果表示担忧,但施密特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