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围观,2011年Twitter会不会陷入Facebook曾遭遇的隐私风波。因为2010年11月,在全球Web 2.0峰会上,Twitter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宣布与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公司Gnip达成合作协议,Gnip将以每年36万美元的价格购买50%的Twitter消息,而Twitter保留销售全部消息的权利。
Twitter的举动很让人不解。
用户隐私问题暂且不论,先看看每个用户所发信息的价值。目前Twitter平均每天发布的消息数量约6500万条,用户规模约1.75亿。简单计算一下,每个用户每年所发信息的价值仅为20美元!
对Gnip来说,这是一笔非常便宜的买卖。而在这笔买卖中,Twitter得到什么呢?每年36万美元。Twitter不差钱,这是显而易见的,2010年12月,Twitter刚获得2亿美元的融资。更何况Twitter不止一次说过,如果仅为了赚钱,Twitter可以通过广告盈利,但目前它还不想这么做。SocialTwist的调查显示,Twitter上广告的平均点击高达19.04,而Facebook仅为2.87。Twitter虽然用户规模上尚不及Facebook,但在营销效果上,Twitter的广告吸引力不会比Facebook小。
通过广告赚钱,对Twitter来说不难。如果仅仅为了那每年36万,Twittter不可能冒着被用户指责的危险出售消息。
那么Twitter图什么?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Twitter同期的另一举动——收购Fluther。
在Twitter贩卖消息后一个月,它和社交问答网站Fluther达成协议,Fluther派出5人组成的核心团队加入Twitter,而Fluther仍独立运营。
Twitter上经常会有用户提问,但收购Fluther可不仅是为了推出问答网站,因为如果如此,它应该直接将Fluther网站收入囊中,而不只是收购其技术团队——重新开始布局问答网站并不明智,在这个领域,Aardvark、Quora、Yahoo 早已耕耘已久。
与其它问答服务相比,Fluther最大的特点是递交答案方式是即时的,且只把问题发给用户认识的人。正是这些特点,Fluther才被Twitter看中,因为它需要Fluther帮助解决一个困扰它已久的问题:信息相关性——不久前,Twitter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承认,未来Twitter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信息相关性。如果Twitter把Fluther被当做解决信息相关性的处方,那么仅是收购其技术团队很合情合理。
那么Twitter为何如此劳心费力地解决信息相关性呢?原因很多。而对Twitter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数据分析做准备。
斯通曾说过,在Twitter上出售旗帜广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他希望找到一种“长期的、不远离用户”的商业模式,而近日斯通更是暗示,Twitter未来的产品方向将专注于信息的过滤和定向投放。从斯通的话中,我们不难联想:这种“长期的、不会远离用户”的商业模式很可能就是数据分析服务。
对Twitter而言,数据分析是一个谋划很久的梦了,两年前,它就已经在悄然布局这一点:2008年,Twitter收购了Summize搜索引擎,并将其改善,包含了所有用户知识的搜索。用户可在上面搜索新闻,而商家则搜索反馈意见。
说到这儿,Twitter之前贩卖消息的行为终于有了解释。
数据分析需要技术和足够大的用户规模才能进行。但Twitter有点等不及了。在发展用户规模的同时,它要先试探一下市场。虽然做法不免激进,但可不莽撞:它可以学习Gnip如何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它可以知道自己信息该如何调整;甚至它可以试探用户对这一模式的反应和底线……
“我们应该授权,将数据流卖给搜索引擎吗?这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在2010年4月Twitter首届个人开发者大会上,斯通这样说。而今天,它甘心只是将数据卖给一个数据分析公司吗?这更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在这件事上,对于数据分析,Twitter已经表现出了足够大的兴趣。未来,数据分析一定会成为Twitter的一种商业模式,从目前Twitter如此激进的做法来看,这个“未来”可能就是2011年。
相关事件:
谷歌推出Google Instant
谷歌是' 互联网上流量最大的网站之一,而它最受欢迎的搜索产品在引入Instant后,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了。整个2010年,谷歌都在努力提升其搜索的速度——如何快速地提供结果以及结果如何更接近实时。谷歌引入了实时Twitter结果,推出了Google Instant。之前,谷歌可以在你输入的时候预测你将键入的搜索词条,但是现在你每次击键,它都能给出一个不同的结果集。但实际上Instant仅仅是谷歌在实时信息领域中获得的进展得一小部分。如果谷歌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这对Twitter来说将是一个很不容乐观的的消息。
Facebook收购Chai Labs
2010年8月,Facebook以大约1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一家小型创业公司Chai Labs,这笔收购更多的是针对Chai Labs的人才,而非技术。
Chai Labs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网站定制和启动服务,其核心平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海量内容进行精选和组织,使数据转化为可管理、可读取的库存信息。第二部分是Chai Labs利用特有的数据抓取、人工智能和数据发掘技术,从互联网上大量实时数据中分析和精选一些高质量的内容,也就是语义搜索。
虽然目前Facebook并未对此收购做出任何解释,但是不得不让人猜测:Facebook也在布局数据服务。如果Facebook加入,Twitter的路肯定不会走得很顺,因为Facebook的用户数量是它的3倍。不过Facebook要打败Twitter也不容易,因为目前Twitter的用户黏度要比Facebook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