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target='_blank' >银监会已向各地银监局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全年的理财监管工作提出了强化非现场监管、管理架构上探索事业部制、鼓励理财业务探索新的产品和模式等八大意见。
理财业务治理体系改革又有新动向。
近期,有知情人士透露,银监会已向各地银监局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年的理财监管工作提出了强化非现场监管、管理架构上探索事业部制、鼓励理财业务探索新的产品和模式等八大意见。
银监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文件属于内部文件,是对常规性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且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文件目前属于框架性指导性意见,并没有具体的指引性文件,不具强制性。
限制“资金池”运作
监管部门继续强调,要限制理财业务“资金池”运作。
消息人士透露,《意见》强调,理财资金不得与自有资金混用,不得购买本行贷款,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
此外,理财资金要进行真实投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之间、自营业务与理财产品之间制定交易规范,从事关联交易时应遵循公平原则,防止违规转移内部收益。
“理财"资金池"过度膨胀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期限错配,也很容易滋生利益输送问题。”'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副行长' target='_blank' >刘珺表示。
业内专家解释,理财“资金池”各账户笼统含糊,银行可以灵活地在自营账户与理财账户之间调整各不同期限、收益的资产,以熨平不同账户、理财产品之间的收益,一旦某一款理财产品难以兑付或亏损,则可以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化解。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给银行体系埋下风险隐患。
市场从业人员也表示,在旧的模式下,银行的理财账户与自营账户之间无法建立隔离机制,使得理财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未有效传递给投资者,造成银行的被动声誉背书。
监管部门要求每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禁止关联交易,业内人士评价,这有利于银行真正回归“代人理财”的中间业务角色,将开启理财业务的独立化、公开化运作的新篇章,为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向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奠定制度基础。
理财产品要服务实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更为重要的是,《意见》要求理财资金投向应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一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禁止投资于' 法律法规限制的行业和领域。
知情人士透露,监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在坚持“栅栏”原则的情况下,探索银行理财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和新模式。赞同将理财业务发展成为银行经营转型的常规性重点业务,引导银行通过理财业务深度参与直接融资市场,更好地服务于银行战略转型,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服务。
除了投向,监管部门还要求银行控制好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督促其设定各项风险类别的限额指标、控制风险集中度、建立相应止损机制、限制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的杠杆比率,防止利益输送。
此外,重申了非标资产的相关要求,并要求银行对合作伙伴的资质、风控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根据《意见》,各地银监局要在考虑地区特色和各银行的风险状况、特殊性和差异性后,至少选择1家银行进行理财业务的现场抽查。
检查内容至少包括:理财业务的管理架构和制度建设、理财产品的研发设计、资金运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通道类业务、资本计提、产品估值、信息披露、产品销售活动、数据信息报送等。但各家银行的检查侧重点并不完全一样。
事业部制起航
今年年初,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理财业务可在银行内部设立事业部分类管理。
记者日前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在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目前还没有出台行业规范管理的框架性文件,绝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业务还没有实行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转型没有统一的时间表,有些银行启动快些,有些则可能会滞后。但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均在积极调整其资产管理部门组织架构。之前资产管理业务相对分散,业务可能分散在个金、投行、同业等部门,各家银行目前均在对这些部门涉及到的资管业务进行剥离、整合,形成统一的资管部门。”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深圳银监局已专门针对'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0001',this,event,'1770')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下发通知,要求对理财业务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由总行设立事业部,统一设计产品、核算成本、控制风险,严格规范理财业务的内部管控和风险管理。并明确了时间表,一季度末制定出改革方案,6月末初见成效。
防范理财“飞单”,是2014年银行理财的重点监管问题。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意见》重点规范的内容。
根据最新的要求,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由于具有唯一性,客户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系统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这意味着“飞单”将有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