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马季刚致富不忘汉族兄弟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src=http://i4.hexunimg.cn/2014-04-28/164303850.jpg Width="550" border="1" height="128" border ="0" border=1 align=middle> 通讯员王洪芳 过去,一听说谁家困难他就往一边躲,为啥?唯恐有人向他借钱。现在好了,只要人家说干的是正事,他会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通讯员王洪芳

过去,一听说谁家困难他就往一边躲,为啥?唯恐有人向他借钱。现在好了,只要人家说干的是正事,他会爽快地回答:“我给你想想办法。”两年来他毫无保留地帮助汉族兄弟脱贫致富,被人们传为佳话。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9团15连的回族汉子马' target='_blank' >季刚。

马季刚老家在甘肃,于1985年来到129团15连,勤劳忠厚的他1988年与本连回族职工谢金兰' 结婚。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谢金兰被医生确诊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哮喘、风湿等疾病。为给妻子治病,马季刚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还欠下3万多元的外债,家庭负担非常沉重。他所在的129团15连党支部,一方面尽可能找些挣钱的活给马季刚干,以增加他的收入,另一方面也积极向129团党委反映,将马季刚一家列为了低保户。

2006年,129团计生办了解到马季刚家的实际困难,拿出3000元少生快富资金帮扶他发展养殖业。谁知种地没有经验的马季刚天生是一块搞养殖的好材料,他逐渐走上致富路。致富后,马季刚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汉族职工,他也以自己家庭收入的变化引导职工们发展养殖业。

邻居陈德旗家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家人靠夫妻俩承包60亩棉花地生活,遇上好年景日子过得还行,2003年的一场冰雹把陈德旗的希望砸灭了,看到心灰意冷的邻居为生活发愁,马季刚主动来到他家鼓励他发展养殖业。陈德旗害怕没有养殖经验不敢养,马季刚就一笔笔给他算账:一头奶牛一年可产5吨牛奶,每公斤按市场价3元钱计算,仅牛奶收入就达15000元,一年产一头小牛可卖3000元,收入就达18000元,而养牛成本6000元就足够了。听了马季刚的话,从来没有养过牛的陈德旗开始了他的养殖之路,没有经验他就经常往马季刚家跑,问技术、学经验,目前,他已经从养1头母牛犊发展到养5头奶牛的规模。

' target='_blank' >魏东征是2002年从河南来129团15连支边的劳务工,由于不懂技术,每年承包土地都亏损。2006年魏东征又得了一场大病,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原本紧紧巴巴过日子的他,此时债台高筑,正值女儿考上大学,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可孩子的学费还没有着落。魏东征夫妇急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听说此事后的马季刚来到魏东征家送去了10000元现金让孩子及时到学校上学了。2011年春,又到该签订承包土地合同的时候了,这下可难住了魏东征夫妇,孩子的学费钱都没有还,这下又要借债。就在魏东征夫妇一筹莫展的时候,马季刚又来到他家,再次为他借款4.5万元。魏东征顺利地在连队签订了150亩地棉花承包合同,当年棉花产量达到每亩368公斤,且80%的棉花都达到二级以上,他不仅还清了借款,自己当年的纯收入也达14.6万元。

这几年马季刚帮助了多少汉族职工他自己也算不清了,职工齐刚山在他的鼓励下去年一次购买8头小公牛育肥,他手把手教齐刚山配比饲料;退休职工孟庆海在他的指点下养了4头产奶母牛,不仅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还在今年住上了129团新建的楼房。

目前,129团15连职工在马季刚的带动下已有22户家庭发展起了养殖业,129团15连党支部经研究决定,将100多亩地划为养殖小区和饲草地,由马季刚带领养殖户共同建起牛圈发展养殖业。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新疆和田:卡尔墩村致富路通了 村民心暖了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