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凤凰镇羊栏村流传着一个爱情故事:23年前,四肢健全的王明姑为了挣脱家人的反对嫁给一位叫“三哥”的残疾男子跳井。23年后,三亚凤凰镇凤凰路上,每天傍晚都有两个骑车的人。两人中,男的腿脚有些不便,踩的比较吃力,女的唤他的名字,还是和23年前一样—“三哥”。这两个在柴米油盐中续写爱情故事的中年人,如今搭起致富夫妻档,成为三亚18位学艺残疾人的师父和师母。
南国都市报记者 杨金运
通讯员 聂臻臻/文 刘孙谋/图
为爱痴狂
残疾小伙:“你卖什么我全买了”
4月底的一天,夜幕刚降临,“三哥”王绍雄坐在自家餐馆门口跟朋友们小饮畅谈。村民韦勤挑起了一个话题:“三哥”追求王明姑的往事。
王绍雄1967年出生于三亚凤凰镇羊栏村,在家排第三,所以被叫做“三哥”。王绍雄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三级残疾。高中毕业前,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现在的情况,可能考上大学也很难被录取,去学一门技术吧。
王绍雄把班主任的话记在心里,揣着借来的2000元去学技术,回来后,在镇上开了间15平方米的家电维修店。
24岁,该成家了。王绍雄的父亲却愁得不得了。别人对他说:“你儿子住瓦房,腿脚又不好,这婚不好说啊。”“老爸啊,我不用你操心。”这时的王绍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女孩。
在菜市场卖鸭肉的王明姑,勤劳能干,每回与王绍雄相遇都同情这个被人看不起的“三哥”。王绍雄为之怦然心动。为了引起王明姑的注意,王绍雄每天傍晚都到菜市场,把王明姑卖剩的鸭肉全部买下。
王明姑说,她卖鸭肉,王绍雄就把她卖剩的肉全包了;她卖夜宵,王绍雄就把卖剩的夜宵全包了;她在电影院门口卖甘蔗,王绍雄又找来朋友,把卖剩的甘蔗全买了。
王绍雄向大儿子讲述这段往事时说,把王明姑的东西全买下来可不容易,“借的钱晚上加班修电器就赶紧还上。”王绍雄心想:“我感动天,感动地,就不信感动不了你。”
健全女孩:跳井抗议非三哥不嫁
王绍雄长达半年的坚持终于打动了这位善良的姑娘。
23年后,王明姑回忆起这一切时还很腼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当时就感觉"三哥"有理想,跟了他,他会疼我。”王明姑说,1990年一个夏天的晚上,王绍雄对她说,不管卖酱油还是卖豆酱,他都要创业做老板。成功后要帮残疾人就业。王绍雄空口无凭的“梦想”打动了王明姑,却没有打动王明姑的家人。
王明姑在家排行第五,前面有4个哥哥。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一家人都把她当宝。全家都反对这桩恋爱。
当时,王明姑的哥哥生气地说:“他是能给你挑一担水,还是能帮你种一棵蒜?”嫂子也劝她:“你不要嫁给这个人,以后你会很辛苦的。”
"三哥"已经牵了我的手,我就是他的人了。”王明姑单纯地反驳道。气头上的哥哥扇了王明姑一耳光。王明姑哭着往屋子外跑。“我想跳进一个熟悉的井里吓唬家人,逼他们同意我跟"三哥"在一起。”王明姑说,她跳了下去,两米多深的井水浸湿了王明姑的衣服。王明姑浮水出面,双手扶住井圈。谁知弄巧成拙的一幕发生了:王明姑的3个朋友为了救她跃入井中,将她的脖子踩伤了。第二天,王明姑的一个朋友在窗边告诉她:"三哥"要带你去看医生,他不敢来,让我来接你。”
因为这次跳井,家人不敢再强迫王明姑。1991年,王明姑和王绍雄' 结婚了。
为家奔波
女的一人杀猪起早贪黑 男的为修家电废寝忘食
2006年,一边要供4个孩子读书,一边要撑起一个家的王绍雄夫妇盖起了全村“最漂亮”的一栋三层小楼。
王明姑的哥哥们这时才知道,错看了这位妹夫,一般手脚健全的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妹夫做到了。
其实,轰轰烈烈的爱情平息为柴米油盐之后,为了经营这个家,王绍雄和王明姑付出了多于一般人的汗水。
每天凌晨3点,王明姑准时起床,烧火杀猪。因为没有帮手,王明姑学了一套一个人杀猪的方法:绑住一头猪的后脚,抓住猪耳朵,用一根木棍在头上猛然一击,在猪晕头转向时把猪嘴挂上闪亮的钩子,将刀捅向猪肚子。”王明姑用“个”来形容自己杀过的数不清的猪。“我每天杀4个猪,拿1个到市场上卖,另外3个是帮人杀的,每个15块钱。”王明姑说,除了杀猪卖肉,自己还养了10头猪,一天从早忙到晚。“杀猪杀了八、九年,很辛苦,但"三哥"懂说话,很会安慰我,心疼我。每次一给我说好话,我就开心。”
为了供4个孩子上学,王绍雄也特别拼命。
王绍雄的大儿子王先威记得,在他印象中,父亲的眼睛总是盯着线路板,有时候,一家人都睡了,他还在忙。“刚开始时,碰上不懂修的,爸爸就用押金把它们拿下,去市区找厉害的师傅修,然后再在一旁偷学。”王先威说,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快,父亲经常捧着书自己学习,追赶维修潮流。
家里经济逐渐好起来时,王绍雄觉得王明姑太辛苦,让她帮他管理店铺。“我回去管店,收来的钱全部归我管。”王明姑说。“都听你的,我也归你管。”王绍雄回答。
为了梦想
夫妻档助残疾人就业
“三哥”爱情故事的续篇,是夫妇“入股”了一所幼儿园,开了一家餐饮店、两间家电维修铺致富后,开始去实现最初的梦想—帮助残疾人就业。
4月下旬的一天中午,6名残疾人与王绍雄一家同桌吃饭。“平时他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小王说,他们都是王绍雄的徒弟。
“对于残疾人来说,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王绍雄回想过去自己被人瞧不起的经历,认为要帮助残疾人,首先要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
"三哥"要帮残疾人,我当然支持。”王明姑想起那个有萤火虫夜晚,王绍雄的梦想。
2009年,在三亚市残联的支持下,6名残疾人走进了王绍雄的维修店。2013年,王绍雄又租房子招收了10多名学员。
在这里,他们能获得免费的食宿。“师父教我们修家电,师母给我们做饭。”目前在维修店里学习的董亚兵说,自己从小就受到歧视,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去年春节前的一个上午,正在埋头修理家电的小董被师母王明姑叫住。“来,这两件衣服你试试。”王明姑的举动,温暖了小董的心。
原来,由于家境贫穷,小董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师傅师母跟我说,我三年用来学习,三年用来开店,然后就三十岁了,就结婚。”小董说。
今年47岁的王绍雄和43岁的王明姑已经带出了18个弟子,其中一部分已经离开王绍雄的维修店,到别处去开店创业。
旁人问:你不怕他们抢你生意?王绍雄笑着说,“帮助他们创业是我的愿望,我怎么会害怕他们创业,高兴还来不及。”
相反的,王绍雄和王明姑经常都会担心弟子的未来。“他们太自卑了。”王绍雄说,有一次,他们在饭馆吃饭,附近有一个女孩,拄拐杖的弟子一直不敢站起来走动,等到女孩走了之后,弟子才拄起拐杖离开。“像这样子,怎么追女孩子。”王绍雄又想起了自己追王明姑的往事。
现在,每天晚饭后,王绍雄和王明姑各骑一部自行车绕着凤凰路骑行。
这已经成为镇上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