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飞哥告诉我,咱们理财有个“毕业生”群。我看到了聊天截屏,貌似很热闹呢。那一个个久违了的熟悉的名字,很怀念。原谅我,其实是有些失落的,没“毕业”,居然没法进去。群主,是否考虑一下把没毕业的小盆友也拉进去吖?
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注有是几期的小盆友。我问飞哥我们是几期?2007年创刊开始为一期,如果从实习开始算,我应该是三期呢。今年加入理财的小盆友,你们是八期哦。
Oh my god!我没这么老。
5月武汉年会那天,我过得像打仗一样,因为那天悲催的事是不仅要开会,还要发“阿门角”的微信。更悲催的是,“阿门角”被我发成了“阿门叫”。下午罗老师微信问我,阿门叫是怎么叫的?在我正到处找豆腐撞的时候,被叫上去说“年度编辑”的获奖感言,我可以告诉你们上台的那一刻我还在状况外满脑子“叫、叫、叫”吗?才拿到奖就被自己“叫”了一巴掌。
所以,这个奖拿得好心虚。
感谢对我这个小学生的包容,包容我的自由和散漫,包容我的虚胖。估计我快成“散”的代名词了。为什么我在增长的只有年龄呢?其他的“配件”原地踏步。
感谢对我从零开始的鼓励,IPO,到投行,再延伸到' 券商各项业务,再到上市公司,现在到产业与资本,以及“阿门角秃鹫朋友会”。一步步走来,身边一直有“贵人”相助相扶。
感谢各位老师与同仁,真心的。
前段时间跟谭婷聊天,发现我们都很怀念19楼的时光。总是会想起第一次踏进19楼时的那个淋了雨而湿答答的自己。那是我第一次迈进理财的地方,是我从零开始的地方。那时罗老师对我说的“从零开始”这四个字,让我有了推开这扇未知大门的勇气。
说实话,那也是在理财最痛苦、最难熬的一段时光。不断否定以前的自己和大学学到的东西,不断接收各个可能连字都写不对的陌生名词。白天在难以消化的数据和惶恐的采访中度过,夜晚翻书、上网搜索,逼自己理解资料以及遇到的各种专业名词。那时候好想哆啦A梦给我一个时光隧道,让我回去狠狠揪自己的耳朵,那个从小把数学课当音乐课上、大学因为不用学高数而得瑟了三年多的自己。一直淡定或者说迟钝的我,居然经历了无数个崩溃大哭和失眠的夜晚。
可是,那样的时光才最值得怀念不是吗?
犹记得那段艰难日子里的某一天,汪老师对疲惫不堪+气馁+狼狈的我说,“"一无所有"就是你最大的资本,因为你还年轻,你一无所有,所以你没什么可以输的,那还怕什么?”这句话让我当场满血复活。你们也许不知道,这句话对于那时正处于崩溃边缘、差点要放弃了的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好吧,汪老师的这句话之后还被我偷偷借用去鼓励了好几个身边的小伙伴。现在有用得着的小盆友也尽管拿去用哦。
在理财这几年做了些什么,以前说过很多次,这里就不再说了。
那天说“获奖感言”的时候,我说我把一个女生最美好灿烂的时光给了理财。2009年到2014年,21岁到26岁,你看,多美好灿烂的年纪啊!如此说来,可以给我们这些如花儿般的女生多些奖金不?
(编辑: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