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赵宇新/文)1月13日消息,针对手机“吸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问题的通知》,同时重点强调未获得进网许可证的非法手机“吸费”问题。
山寨手机成重点整治对象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移动' 通信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隐忧。各种利用手机实施不法行为的情况屡禁不绝,特别是手机“吸费”问题,不法分子通过手机中的内置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即被扣除相关费用,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针对手机“吸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高度重视,通过开展拨测检查、滚动抽查、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强化证后监督等举措。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未获得进网许可证的非法手机“吸费”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继续推进手机“吸费”问题治理相关工作。并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问题的通知》。
整治方向主要在监察和监督以及行业自律《通知》强调,手机“吸费”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应加大流通领域手机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和对加相关增值' 电信业务的监督管理以及行业自律。对于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要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对合作增值电信经营者的业务管理,并要建立日常拨测机制,对拨测中发现问题的内置业务及合作伙伴,及时处理、及时通报。
对于定制手机,要加强内置业务审查,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各地通信管理部门要督促基础电信企业完善内部制度规范,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对于手机生产企业、方案及芯片制造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切实加强自律。手机生产企业在申请进网许可时,要提交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及软件版本等信息备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据证后监督机制,对手机内置信息进行抽查,并结合市场情况调整抽查重点。对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将依据《电信设备证后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