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农大夜校进工地 教授带来致富经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本报记者 燕 通讯员 陈厚舜 建筑工地办夜校,来讲课的都是大学教授。在海淀马连洼街道,由中国农业大学创办的农民工夜校,已经覆盖到4个工地。教授当义工,把免费的农业技术课程送进工地课堂,送到农民工身边。 上周五晚7点,位于马连洼街道如园二期工地的农民工夜校如期开课。授课地点就在工地旁一栋简易彩钢板房里。 6点半刚过,就有人陆陆续续赶来。一位姓刘的小伙子,几乎是小跑着进了教室,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本报记者 ' target='_blank' >王海燕 通讯员 陈厚舜

建筑工地办夜校,来讲课的都是大学教授。在海淀马连洼街道,由中国农业大学创办的农民工夜校,已经覆盖到4个工地。教授当义工,把免费的农业技术课程送进工地课堂,送到农民工身边。

上周五晚7点,位于马连洼街道如园二期工地的农民工夜校如期开课。授课地点就在工地旁一栋简易彩钢板房里。

6点半刚过,就有人陆陆续续赶来。一位姓刘的小伙子,几乎是小跑着进了教室,胳膊里夹着安全帽,满头满脸的汗。“刚从工地上下来,怕占不上座儿,饭也没顾上吃。”小伙子有点儿不好意思。

40平方米的会议室,满满当当坐了50多人。来授课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昭清,被簇拥在中间。“我是研究果树栽培的,今天这一节课,时间不长,具体技术没法儿讲。我就想结合这么多年搞果树,跟大家漫谈漫谈怎么发财。”孟教授简短风趣的开场白引来一阵笑声。

“大家可能都吃过樱桃,北京好的樱桃能卖到二三百元一斤,你们能想象吗?”孟教授抛出的头一个问题就把学员们给“震”住了。

卖得贵,秘诀在哪儿?“高投入,高产出。”孟昭清说,身边不少果农认识上有误区,老想着“少投入,多卖钱”。但在这个年代已经不大可能。要想果树种得好,从选苗、栽培,到施肥、灌溉、修剪,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越舍不得投入,越结不出好果;越结不出好果,越卖不上好价钱;越卖不上好价钱,越穷;越穷,又越舍不得投入……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个误区,就是迷信新品种。引进新品种,就一定能发财?真不见得。新品种,你要是超前搞,有可能发大财;赶在中间,只能发小财;要赶在尾巴上了,对不起,你根本发不了财。”

又说到施肥打药。“很多人见虫就打药,实际上,只要不成害,根本不用去管,大自然里就有天敌可以消灭它……”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今儿孟教授讲的,我总结就是六个字:投资+管理=回报。”下了课,48岁的仇志明和工友切磋。仇志明来自江苏扬州,“我们家没果树,可孟教授讲的这些理念,我觉着在别的方面也适用,将来要是回乡创业,还挺有帮助。”

这已经是农大教授第四次在工地课堂上讲课。“这两年,街道开发项目多,在建的工地有30多个,建筑工人有4000多人。”马连洼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在工地调查发现,不少农民工有学技术的渴望。而坐落在马连洼的中国农业大学恰好有雄厚的师资。“能不能给农民工办个夜校?”街道找到农大协商,双方一拍即合。

从课程表上看,除了果树栽培,夜校课程还包括劳动合同法、' howImage('stock','2_000061',this,event,'1770') 农产品(' 000061,' 股吧)营销、有机农业、小麦玉米栽培、蘑菇技术栽培、家畜营养等,总计14门。而授课教师,则由中国农业大学9名教授、1名研究员担任。

“都是公益性的,老师们也很积极。”中国农业大学老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唐运新告诉记者,自6月份以来,夜校课程已经举办了4期,培训农民工200余人。眼下课程已经安排到了十月份。有一部分涉及到实际操作的课程,甚至被安排在了农大的实验田、智能温室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10次以上课堂学习后,农民工还可以获得由农大和街道联合盖章的技术培训证书。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谢爱民:用好政策 带村民致富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