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已经是扑面而来不可逆转的行业浪潮,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这一新兴行业的理解仍过于狭隘。
用手机看报、通过" 互联网或电子阅读器看书、在驾车时“听小说”过去人们读纸质书的习惯,在未来可能变成读手机、读网页、读电子阅读器,甚至听广播CD……这一切的改变预示着一个新行业数字出版的兴起和一个新阅读时代的来临。
在信息化进程加快和新兴媒体的带动下,经过数年发展,“数字出版”已经颇具规模。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较2008年增长50.6%,4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55%,并且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数字出版已经是扑面而来不可逆转的行业浪潮,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还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数字出版的路在何方?
被“窄”化了的数字出版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数字出版?
所谓数字出版,是一个包含了作者(内容生产者)、出版社(内容出版者)、数字内容加工平台(技术支持商)、阅读器(手持阅读设备提供商)、图书馆和网上书店(内容销售商)、读者(内容消费者)六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副主任张立说得好:“关于数字出版需要澄清一种观点,即它不是按照人们以往习惯的、按照出版物的形式来划分的,它是出版业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数字出版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涉及出版的所有环节。”
但就目前一些公开资料以及媒体报道来看,不少人对“数字出版”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些人一提到“数字出版”,总是习惯性地将数字出版等同于电子书。
在《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
显而易见,电子书市场并非数字出版规模最大的一部分。但能让人误将电子书等同于数字出版,则是由于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出版商收益来衡量,国内电子图书市场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