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美国' 科技资讯网站ZDNet撰稿人玛丽·乔·弗莱(Mary Jo Foley)周四撰文称,尽管在史蒂夫·鲍尔默领导下的微软有着种种不如人意之处,但鲍尔默目前仍是微软CEO的最佳人选。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外界质疑增加
1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0年1月13日,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被任命为微软CEO。
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在内,开始质疑,他还能在这个位子上呆多久。
希望鲍尔默下台的微软股东和员工不在少数。在与微软服务器和工具部门总裁鲍勃·穆格里亚(Bob Muglia)出现意见不合后,希望鲍尔默离职的人更多了。但事实上,真正离职的却是在微软效力了23年的穆格里亚,他于本周正式卸任。这些人认为,如果鲍尔默不愿体面地离开,微软董事会就应当效仿AMD对待梅德克(Dirk Meyer)的做法,直接开除鲍尔默。
我之前曾经表示过,我仍然认为鲍尔默是微软CEO的最佳人选,尽管我已被他列入采访黑名单超过15年之久。我们上次听到鲍尔默就CEO任职计划发表评论是在两年多以前,彼时,这位微软CEO明确表示,在2018年,也就是他的小儿子上大学前,他不会主动请辞。
的确,微软股价停滞不前。尽管很多分析师和企业观察人士预言,微软即将消亡,但得益于成本压缩,该公司的利润仍然屡创纪录,最近几天则通过新产品开始创收。
于我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人能够比鲍尔默更适合领导微软?我的观点是,如果候选人限于微软当前的管理层,答案是否定的。(那些希望比尔·盖茨 (Bill Gates)重返微软的人别再幻想了,尽管仍然担任微软董事长,但盖茨早已经掀开了新的篇章。)由于以往领导微软的外人也都未获成功,因此我认为,虽然听起来很美,但微软不太可能从外部聘请CEO。
鲍尔默已经在微软任职了30年之久,过去几年来,微软已经具备了更多的鲍尔默个人风格。多数受盖茨赏识的技术派管理者都已经离开,取而代之的是鲍尔默器重的MBA派。唯一的例外是Windows部门总裁史蒂芬·西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他不仅受到盖茨的器重,也是鲍尔默的选择,而且在鲍尔默眼中,他很少犯错。
面对市场威胁
据外界推测,AMD的梅德克之所以被迫离职,是因为他拒绝拓展移动业务。据媒体报道,尽管明知是必要选择,但他仍不愿加快AMD的移动芯片开发。
鲍尔默在开发移动项目方面的进展也比较慢,几乎错过了智能手机的机会。至于Windows Phone 7能否帮助微软迅速夺回失地,改进疲软的智能手机业务,目前尚无定论。
在平板电脑市场,微软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鲍尔默一直在宣称,Windows 7是一款优秀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但除非能在Windows 8发布前提供一些秘密武器(例如,以触摸屏为中心的过渡Windows界面),否则微软无法为合作伙伴提供一款足够优秀的系统,从而开发出能够抗衡 iPad和Galaxy Tab的产品。后者在电池续航能力、尺寸和价格方面都具备优势,更何况还会陆续涌现更多的Android平板电脑。
鲍尔默在穆格里亚的离职备忘录中暗示,服务器和工具业务需要新的管理层,使微软在云计算领域更具竞争力。我很好奇,在鲍尔默眼中,谁能在这一领域更具进攻性?此人是内部提拔还是外部空降?微软高管去年承认,该公司向用户传达的云计算信息令人困惑,但他们仍计划努力在云计算领域获得领导地位。自那以后,微软便开始推动合作伙伴和客户全面转向云计算。
船大难掉头?
船大难掉头,但是要扭转失控的产品方向本不应该耗费如此长的时间。早在2009年前,微软就偏离了方向,但为何迟迟未能重启智能手机业务?为什么Kin这样的产品能够发布?微软为何能够耐住性子,直到2012年甚至更晚才推出针对平板电脑优化的操作系统,而任由平板电脑蚕食PC需求?
过去几年来,微软损失了多名重要高管,包括穆格里亚、雷·奥兹(Ray Ozzie)、罗比·巴赫(Robbie Bach)、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杰弗·莱科斯(Jeff Raikes)和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鲍尔默也要离职。不断重组是微软保持生机的一种方式,而且并非所有人都认可新的格局。
我发现,更令人担忧的是微软中层管理和技术管理层的人才流失,包括布拉德·亚布拉姆斯(Brad Abrams)、克里斯·威尔逊(Chris Wilson)、道格·普尔蒂(Doug Purdy)、布拉德·洛维林(Brad Lovering)和伊恩·埃里森-泰勒(Ian Ellison-Taylor)等。这些人的能力和员工忠诚度难以替代,但他们目前却在效力于微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这份越来越长的离职名单让我逐渐开始怀疑我对鲍尔默的支持。
我认为微软董事会不会在短期内解雇鲍尔默。但是我认为,微软董事会有可能会加大对鲍尔默的质疑,甚至削减他的奖金。(书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