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竹木制品是湖州市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全省系统出口' howImage('stock','2_000061',this,event,'1770') 农产品(' 000061,' 股吧)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的两个试点分支局之一,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期把在饲料企业中取得成功的“一厂一品一案”监管模式推广至出口植物制品企业,目前首批50家试点企业已经确定。据悉,新监管模式在确保监管成效的基础上,放行速度更快捷,从而降低企业的检测和物流成本,而这一新模式将在探索中完善,积累经验后全面铺开,最终惠及全市近500家竹木制品企业。
这只是湖州市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改革监管模式释放贸易便利化红利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为更好服务出口企业,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围绕8项重点改革任务:创新流程再造、探索宏观质量监管、深化竹木制品监管模式改革、改革出口食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通关模式等8项重点改革任务,打响了一场改革创新的攻坚战。
今年2月份,检验检疫部门制定了《湖州出口食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方案》,探索在深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全面提升出口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的前提下,提升通关速度的新型检验监管模式。在充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该局选取了企业管理较为规范、产品风险较低的出口魔芋制品作为试点产品,逐步延伸扩展到其他食品。
安吉东光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罐头、蔬菜制品近20年,其特色产品魔芋每年出口1500吨。报检员蒋峰跑出口食品业务已经超过10年,她告诉记者,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要求比其他一般商品多,以自己最常办理的魔芋制品为例,一旦被系统抽检拦截,抽样、检验、判定、放行,整个流程一环都不能少,前前后后大概需要一个星期。
这个雷打不动的检验放行周期让蒋峰伤透了脑筋,转变出现于今年3月份,检验检疫局启动了出口食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新模式基于风险分析理论,针对高中低不同风险等级的食品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对魔芋等低风险产品摒弃了成品把关的旧思维,将监管渗透到生产过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放行与检测相分离,也就是说,即使报检批被系统拦截,通关放行的凭证依然可以在窗口立等可取,从而大大缩短放行周期。“根据客户所需证书不同,现在短则半个小时,最慢半天时间,一份出口魔芋的单证就到手了。”蒋峰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浙江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单证部经理施敏红同样在监督模式的改革中获得了更为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据悉,市检验检疫局派出机构已覆盖三县两区,然而由于专业分工及机构功能限制,并非所有检验检疫业务都可以在县区当地办理。位于安吉县的“永艺家具”就是这种情况,其出口检验检疫业务都要在湖州市区办理。随着出口量逐年增加,频繁往返办证成为施敏红的工作常态。
为了给企业提供最优的通关便利化服务,依托全省首个应用“集中审单系统”的分支局的先天优势,市检验检疫局从5月开始正式开展了通报通放业务试点工作。“新模式就好比银行的通存通兑,只要有分布的网点,取钱就不必非要赶到' 开户行。”检验检疫局审单中心主任蒋立军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宣告了企业可在湖州局本部或任一派出机构办理放行手续,“永艺家具”作为第一批试点企业率先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湖州市外经贸局供稿 转载地址:湖州日报)
来源:(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