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学家司马迁一语道破' 大众人群对“利益”的追逐,这个利益,当然也包含金银形态的物质财富。黄金、白银自古以来就备受万千宠爱,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乱世藏金,盛世藏玉”,这话在民间流传之广,也从侧面反应了 “黄金财富观”在中国由来已久。然而,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国民基本上是通过传统' 实物黄金、白银的低买高卖来赚取价差,不过,这种投资理财渠道非常单一。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有限,人们的收入普遍很低,没有形成投资理财观念,人们对黄金白银也是多基于' 收藏、存储为目的,更别提对黄金白银的投资。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被逐步打开,经济市场化运行,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理念和金融工具被引入到国内,使得国内民众的投资理财观念逐步加强,金银投资理财领域亦是如此。
1982年我国恢复黄金首饰供应,迈出了金银市场迈出第一步,黄金产品开始成为一般民众的选择;1999年11月,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2001年4月,我国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1年6月,中央银行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兑国内金价进行调整。随后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全部放开。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黄金市场开始全面走向市场化,2008年黄金' 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这几年期间,银行推出了纸黄金品种,与此同时,国内迅速亦成长出了一批贵金属' 现货交易所,一些高杠杆率的产品如普显公司平台的银精矿2同样受到投资理财人群的青睐。当前,国内金银投资种类主要有实物金银、纸黄金、金银期货、金银现货等品种,而且炒金人群逐渐增加,我国金银投资市场发展步入“衍生品”时代。
总结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金银投资理财观”已由拥有实物金银逐渐发展为金银及其衍生品投资。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多元化、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易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兴起,金银投资理财已变化出更多新花样。不过,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私人财富的快速增长,投资渠道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人们开始重视个人资产的增值和投资理财风险的规避,逐渐与国际投资理财观念接轨,金银投资理财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