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或许说习惯能干什么,能带来收益吗?我想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发现自己,重塑自己,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断给自己加分,让自己从此受益。
——财迷团作者 啊哈
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发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必须相信“积少成多”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财富那么简单。
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财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还不足以达到让人艳羡的地步,所以当我们走入社会,拿到自己人生中第一笔财富时,我们便应该学会从理财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理财,或许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财产的一种梳理,能使其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分配,达到支出消费和积蓄保值的目的。
在我看来,理财就是强制自己慢慢养成的一种习惯。
有人或许说习惯能干什么,能带来收益吗?我想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发现自己,重塑自己,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断给自己加分,让自己从此受益。知识也好,财富也罢,任何一次量的积累,就必然预示着一次质的飞跃。
2010年我大学毕业,毕业后就分配到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事业单位,如今工作已3年有余。
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会考虑理财的问题,不为别的,只想在未来生活的更好。
说起理财,自己也有很多不成熟的经历,在小的时候我就有存钱的习惯,我会把每次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自己存着,而且会把旧币换成新币,这样我就觉得很有新鲜感,也不舍得花,这样存下来也有2万元了。
那会儿还不知道理财,所以就一直在家放着,最近才存了定期。虽然不多,但是也或多或少影响了现在的我,可以说,小时候我就建立起了这种乐趣,把它看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现在工作一个月有5000元工资,在这3年多时间里,工资基本没有变化,相对稳定,一年下来也就是6万元。每年我都会存上一笔定期,再加上银行的利息,现在也就有了小20万了,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其实我把理财看的很简单,没有太过冗杂的理财手段,通过自身强制性积存和银行定期利息也依然可以让我受益颇多,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
每月发工资后,我会取出每个月的固定支出,这部分固定支出在500元或1000元,我把它分为三种:
一是外出吃饭,这部分能少则少,因为我家离单位不远,所以平常可以选择在家吃饭;
二是购买书籍,投资给自己充电,趁年轻多学习;
三是留作零用,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支出都是无意的,这样是不容易建立起理财习惯的。
那么还有4500元或4000元我就会存下来,我一般采用逢“0”或“5”必存法,就是百位是5或或是千位以下都是0的存法,这样方便我记数,也能让我的理财计划更加清晰。
这样下去,剩下的就是坚持了。一个月也许你不会感到什么变化,但是半年、一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已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而且久而久之,这种理财的乐趣也会建立起来。这时候去银行,存个3年定期存款。
这样保持了3年-5年时间,坚持每年都存一笔,那么未来这笔钱在你手中就会更加的游刃有余了。而且在这3年-5年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三五年之后不仅有了一定的存款,自己的人生高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当然,我们也不能在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一味理财,这样不仅不会如愿以偿,也会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最关键的是,在我们没钱的时候学会经营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国企也好,打工也好,只要你有理财的决心,同样也可以制定一套自己的理财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其属于自己的乐趣,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理财习惯。总之,理财是开始,生财才是王道。财迷团作者 啊哈
【“贝壳CLUB”点评】
本篇文章的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理财经历,关于“积少成多”,我们不得不提通货膨胀。
其实大家都知道有通货膨胀存在,可是很少有人说的清楚通货膨胀率有多少,这导致大家很模糊,其实通胀率很少有人算得出来或算的准,因为基础数据我们难以得到且得到不完全。
大家可以以7%为一个标准,如果你投资理财行为,能够达到7%以上的,那基本上还不错,可以跑赢通帐,如果是在7%以下的,那资产肯定在缩水。
那么,在收益率7%以下的这种“积少成多”我们还要不要做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风险与收益率成正比,收益率在7%以下的“积少成多”的理财行为,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比如作者的逢“0”或“5”必存法。
其实作者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心态也很不错,“只要你有理财的决心,同样也可以制定一套自己的理财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其属于自己的乐趣,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理财习惯。”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理财确如是。(点评由“贝壳CLUB”提供)
(搜索并添加财迷团微信号“caimituan”,关注每日更新,给财迷团投稿,一起聊聊理财这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