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李瀚麒摄影报道)2014年,巴里坤县海子沿乡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刺绣产业,乡政府利用县上出台的资金为乡里购置10多台绣花机,成立了一家刺绣品合作社,社员有100多人。目前该乡已初步建立培训、生产、销售为一条龙的产业链,刺绣成为哈萨克族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海子沿乡达斯图尔刺绣专业合作社社员古丽扎提告诉记者,她家有五口人,一直以来家里的5亩土地和丈夫外出务工挣一点钱维持生计,现在她加入了刺绣合作社,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海子沿乡村民古丽2014年在木垒县学习了两个月电脑刺绣技术,熟练掌握了电脑刺绣技术。古丽说,电脑刺绣效率远高于手工刺绣,过去一个挂毯手工刺绣需要20天左右,而现在只需要一天时间,效率高,效益也就相应高了。
现在,达斯图尔刺绣专业合作社像古丽这样的刺绣能手有60人。合作社接到了许多外地客商的加工订单。
海子沿乡达斯图尔刺绣专业合作社社员阿依努尔说,现在她们不仅注重提高工作效率,更注重刺绣品的质量和品质,从而进一步拓宽刺绣品的销路,刺绣品加工开始让他们尝到致富的甜头。
近年来,随着巴里坤县' 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哈萨克族民间刺绣和手工艺品逐渐走俏,巴里坤县组织成立了10多家刺绣和手工艺品合作社,制作哈萨克族服饰、十字绣、帽子、沙发垫、手机包等20余种风格不同、大小迥异的纯手工艺品。2014年,巴里坤县拨出150万元资金,通过扶持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继续有组织地发展刺绣产业,使刺绣和手工艺品加工逐步形成规模。
天山网讯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李瀚麒摄影报道)2014年,巴里坤县海子沿乡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刺绣产业,乡政府利用县上出台的资金为乡里购置10多台绣花机,成立了一家刺绣品合作社,社员有100多人。目前该乡已初步建立培训、生产、销售为一条龙的产业链,刺绣成为哈萨克族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海子沿乡达斯图尔刺绣专业合作社社员古丽扎提告诉记者,她家有五口人,一直以来家里的5亩土地和丈夫外出务工挣一点钱维持生计,现在她加入了刺绣合作社,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海子沿乡村民古丽2014年在木垒县学习了两个月电脑刺绣技术,熟练掌握了电脑刺绣技术。古丽说,电脑刺绣效率远高于手工刺绣,过去一个挂毯手工刺绣需要20天左右,而现在只需要一天时间,效率高,效益也就相应高了。
现在,达斯图尔刺绣专业合作社像古丽这样的刺绣能手有60人。合作社接到了许多外地客商的加工订单。
海子沿乡达斯图尔刺绣专业合作社社员阿依努尔说,现在她们不仅注重提高工作效率,更注重刺绣品的质量和品质,从而进一步拓宽刺绣品的销路,刺绣品加工开始让他们尝到致富的甜头。
近年来,随着巴里坤县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哈萨克族民间刺绣和手工艺品逐渐走俏,巴里坤县组织成立了10多家刺绣和手工艺品合作社,制作哈萨克族服饰、十字绣、帽子、沙发垫、手机包等20余种风格不同、大小迥异的纯手工艺品。2014年,巴里坤县拨出150万元资金,通过扶持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继续有组织地发展刺绣产业,使刺绣和手工艺品加工逐步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