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互联网支付革命引发混战 超级网银尴尬(图)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当支付遇到,一场革命自然不可避免。2010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部分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获得牌照,摆脱“灰色地带”的尴尬。银联发力第三方支付,使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局势更为复杂。谁最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能成为最赚钱的平台,谁将走得更快更远,留给颇多悬念。 互联网在兴起之初,人们总是会问:“互联网会改变什么?”而今天,这个问题恐怕已变成:“互联网不会改变什么?”是的,互联网革命如此深入和持久,以至于人们很难相信将来还有什么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当支付遇到" 互联网,一场革命自然不可避免。2010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部分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获得牌照,摆脱“灰色地带”的尴尬。银联发力第三方支付,使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局势更为复杂。谁最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能成为最赚钱的平台,谁将走得更快更远,留给" 业界颇多悬念。

互联网在兴起之初,人们总是会问:“互联网会改变什么?”而今天,这个问题恐怕已变成:“互联网不会改变什么?”是的,互联网革命如此深入和持久,以至于人们很难相信将来还有什么不会被互联网所改变。

当支付遇到互联网,一场革命自然不可避免。今天,传统的现金支付已经“退居二线”,各种在线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银行推出的网银以及民营企业推出的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支付终端也从桌面电脑扩展到移动终端和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终端上,支付变得无处不在。


互联网周刊封面文章《互联网支付》

2010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部分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获得牌照,摆脱“灰色地带”的尴尬。银联发力第三方支付,使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局势更为复杂。谁最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能成为最赚钱的平台,谁将走得更快更远,留给业界颇多悬念。

2011年,陷入标准之争的移动支付将变得明朗,不论最终的结果是银联胜出还是" 电信运营商胜出,抑或是两种标准并存,移动支付都将站在新的起点。站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高度上,由电信运营商主导手机支付标准更具合理性。因为银联不像电信运营商那样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在发展支付衍生的增值业务上缺乏优势。

互联网电视支付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电视成为新的支付终端。只是现在的互联网电视支付采用专用网络而非开放的互联网,虽然安全性更好,但是未来发展会受到限制。

在互联网支付迎来新的发展局面的同时,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采用技术手段提升支付系统安全性,加强政府对互联网支付的监管,都成为保障用户利益、维护金融安全的当务之急。

支付的互联网革命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一些非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了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的机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共同提供金融服务、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日趋淡化、协同共存的“大金融”格局将现雏形。

互联网在兴起之初,人们总是会问:“互联网会改变什么?”而今天,这个问题恐怕已变成:“互联网不会改变什么?”

是的,互联网是一场地地道道的革命,这场革命如此深入和持久,以至于人们很难相信将来还有什么不会被互联网所改变。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上就曾预测:五年之后,每个企业都是互联网公司。如果不使用互联网,不利用互联网,企业将无法生存。

当支付遇到互联网,一场革命自然不可避免。从1998年"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开始算起,互联网支付已经走过了十二年多。到今天,传统的现金支付已经“退居二线”,各种在线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银行推出的网银以及民营企业推出的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支付终端也从桌面电脑扩展到移动终端和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终端上。支付变得无处不在。

网银:银行拥抱互联网

招商银行是互联网支付的开创者,这家1987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商业银行,在迎接互联网上展现出了超前的创新意识。从1997年开始,招商银行就把目光瞄向了刚刚兴起的互联网,1997年4月,招商银行开通了自己的网站www.cmbchina.com,这是"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最早的域名之一。1998年4月,“一网通”推出“网上企业银行”,当月的16日,伴随鼠标轻点,深圳南山区的彭先生通过招商银行“一网通”网上支付系统购买光碟,从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网上支付。互联网支付从此诞生。

随后中行、建行、工行先后推出网上支付业务,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介绍,我国已经有上百家商业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2006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为95万亿元,三年后的2009年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金额已超过400万亿元,是2006年的三倍多。相对于当时不到6000亿的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网银成为我国互联网支付的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回顾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00年以前称为第一代网上银行,主要表现形式是“银行网站”,以内容为主。其职能是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塑造企业新的形象和品牌。这个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单一,仅提供账户查询等简单信息类服务,网银更多地被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

第二个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国内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市场的驱动下,利用网上银行服务和运营成本低廉的优势,快速发展网上银行客户,并将大量传统业务功能搬上网银,强调交易相当量,代替传统网点。网银增加了转账支付、缴费、网上支付、金融产品购买等交易类功能。

进入第三阶段后,银行的最大转变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因需而变。这一特征在" 华夏银行(" 600015," 股吧)推出的网银产品中得到体现。如“集付快线”可以让用户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像群发短信一样,同时完成向多个收款人支付款项的结算业务,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而为满足集团客户资金集中管理需要而推出的“集算快线”,则以产品组合搭配快、现金动态掌握快、资金调配速度快、预算管理实现快的特点,提高了集团用户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及使用效率。

这一阶段网上银行的典型特征是业务创新,不再仅仅是将传统的业务功能搬到网上,对网上银行的考核从单一的替换率向销售收入发展,网上银行也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银行重要的战略业务单元。在这一阶段,查询类的服务得到了优化,转账,理财等类别的网上交易迅速普及开来。网上银行的盈利能力增强,把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逐渐成为银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未来,网上银行将成为银行的主渠道,传统银行将全面融入网上银行,甚至不再单独区分网上银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

目前国内各大银行在网上银行业务上同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竞争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各大银行纷纷调整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将柜台和网上银行业务的费率拉开差距,提高网银业务对用户的吸引力。2009年,继花旗银行宣布个人网上银行境内人民币转账费用全免后,光大、民生、交行、华夏等银行相继跟进,纷纷调低了个人网银同城跨行汇款的费率。进入2010年,网银的价格战则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价格利好消费者,表明我国网银市场发展趋于成熟。

回顾网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互联网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一些非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了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的机会,如民营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入支付领域;在国外,日本索尼公司曾出资200亿日元设立针对一般个人的网络专业银行;Yahoo、AOL以及微软等网络公司纷纷进军金融领域,蚕食传统的金融业务并挖掘新的金融业务等,都对传统银行业的中介地位发起了严峻挑战,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共同提供金融服务、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日趋淡化、协同共存的“大金融”格局将现雏形。

比尔·盖茨曾经在《财富》杂志上公然宣称,微软将用自己的应用软件系统取代银行的清算系统承担起全球的资金清算业务,并由此断言,在新世纪里,传统商业银行是将要灭绝的一群恐龙。可见互联网企业面对传统银行业所具有的自信。

银行业正在转型互联网,原招商银行副行长万建华认为:“如果银行业没有那张金融监管当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书和多年积累的固定资产和商誉,与那些高" 科技、工商企业以及综合服务机构相比,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因此,在本世纪初,各大银行纷纷发力网上银行业务,目前形成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体和规模如此庞大的交易量,可以说银行业面向互联网进行的转型是成功的。

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竞争没有终点,中国的银行企业还需不断的创新,特别是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因为在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挑战下,中国的银行业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2011年,银行业还要继续加油。

电商带动下的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发展之初,银行的网银业务还未发展起来,用户网上购物时支付非常不方便,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8年,这一年的11月12日,由北京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原信息产业部、原国家内贸局等共同发起的首都电子商务工程启动,确定首都电子商城(首信易支付的前身)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1999年3月,首信易支付开始运行,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的诞生。

2000年,另一家独立运营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环迅支付开始运营。2002年3月中国银联成立,同年6月,中国银联控股的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揭牌。

在早期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中,具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占据优势地位。因为它们的资金能力强大,技术优势明显,可信度高,而民营第三方支付尚不具备以上优势。不过依托自身所属的电子商务平台,它们的发展却柳暗花明。

2003年,淘宝网为解决买卖双方不信任的问题而成立的支付宝开始运作。与同期大多数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进军第三方支付领域的企业不同,支付宝是与网络购物的具体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支付宝是依托淘宝网这一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起来的。凭借免费支付以及创新的“担保交易”模式,支付宝促进了淘宝网交易量的增长,而淘宝网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支付宝的发展。

网购市场和第三方支付在互为推动下共同发展。从2005年起,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每年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因此,马云将2005年称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年”,业界则将2005年称为“电子支付元年”。

2010年是第三方支付发展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中国已有300多家企业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行业秩序比较混乱。因此央行制定并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决定自9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所有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必须在《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否则不得从事网络支付。为第三方支付设立了行业进入门槛,这意味着不达标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被迫退出这一市场;另一方面,也给那些规模较大,信用能力较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名”,使它们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处在政策“灰色地带”的尴尬,给它们吃了“定心丸”。

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10年8月30日,备受关注的央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正式上线。由于网上跨行支付属于银行间(或银行与非银行清算组织间)的协议行为,当收付款人不在同一家银行开户时,支付指令的跨行清算通过多个系统间传输或转换,有些处理环节还需商业银行业务人员手工干预,业务处理时间较长,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支付业务的处理结果。超级网银的推出可以提高网上支付的跨行清算效率。超级网银推出之时,有传言表示国家队依靠“超级网银”逐杀民营第三方支付,近期央行已表示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支付牌照后将被允许加入超级网银,传言成为一场虚惊。

第三方支付在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中,发展情况不一,其主要应用在B2C和C2C领域。B2B的交易额虽然占到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的90%以上,但第三方支付在该领域的应用范围非常狭窄。主要原因是B2B领域的单次交易额较大,对支付环节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使用第三方支付,交易双方都要承担将近一周或更长时间资金无法到账的风险,这一点远不如线下支付。而且B2B包含的行业众多,各个行业的支付都有其特殊性,单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往往不及企业自建的个性化的支付平台。而B2C和C2C直接面对消费者,交易的金额较小,对资金的周转要求也比较低,交易的复杂性有限,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就顺利的多。

2011年,第三方支付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第三方支付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移动互联网的二次革命

如果说传统互联网改变了银行业的支付体系,催生了第三方支付平台,那么移动互联网则必将使移动支付成为新兴的主流支付方式之一。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方均瞄准移动支付,希望能在这一未来的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

目前移动支付有两种,一种是移动运营商的近场支付,主要是手机上装了带有支付功能的SIM卡,通过手机SIM卡感应就可以刷卡;另一种是远程支付,是指一些支付公司开通的手机WAP网上支付,把传统互联网的网上支付移植到手机的移动互联网里。

手机远程支付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创造了机遇。2010年10月19日支付宝公布其无线战略,发布手机安全支付产品并联手60余家厂商组建安全支付联盟,这标志着支付宝在无线支付领域完成纵横布局,同时意味着支付宝移动互联网支付开放战略正式启动。其实此前支付宝已经就iPhone、Android、Blackberry、WindowsMobile、Symbian、JAVA等手机系统环境开发客户端,用户可实现向其他用户账户付款、交易查询、提现、确认收货、水电煤缴费、话费充值、点卡购买等服务。并可使用卡通、网汇E、话费充值卡、网银等渠道资金进行支付。据悉,当前基于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日均支付已超过20万笔。

进军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迈入3.0时代。1.0时代以1999年和2000年的首信易支付和环迅支付为代表,它们创立了电子支付网关模式,通过连接商家和银行实现在线支付;2.0时代以2003年支付宝的成立为标志,以信用担保为主要模式,可以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一个中介担保的功能,从而解决C2C交易过程中的诚信问题;3.0时代,即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战场由桌面互联网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解决手机用户的移动支付难题。

手机近场支付则陷在标准之争中,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中国移动坚持2.4GHz标准,而中国银联则坚持13.56MHz标准。两种标准各有优劣,13.56MHz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POS终端机,也就是说商户无须更换POS机、NFC设备,但用户需要更换手机。而采用2.4GHz标准,用户只需更换SIM卡,但是由于其接收频率与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POS机不一致,需要重新铺设或者改装POS终端机,因此推广起来成本不菲。

不过标准之争本质上不在于标准本身,而是利益之争。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均希望通过制定手机近场支付的标准,实现对手机支付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因为手机支付前景诱人,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手机支付由电信运营商NTTDoCoMo主导,拥有5000万手机终端,占据了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巨大的用户数量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如果电信运营商获得手机支付的主导权,其对终端的影响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数据业务的优势,都会大大增强。而如果银联获得主导权,固然可以发展支付业务,但是在支付衍生的数据业务上,银联不具备优势。因为银联不像电信运营商那样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具备强大的影响力。所以,站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高度上,由电信运营商主导手机支付标准更具合理性。

中国移动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的许可证,中国移动发展移动支付,必然会产生中间账户的沉淀资金问题,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介入金融业务。而在现有的" 法律法规下,中国移动不具备这种资格。为摆脱这一缺陷,2010年11月25日,中国移动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手机支付领域开展合作,这被业内看做是中国移动抢夺移动支付主导权的重大举措。

2011年,不论是对于手机近场支付还是对于手机远程支付,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手机近场支付的标准将确立,而第三方支付在手机远程支付上的布局,将决定它们将来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

2011年,整个互联网支付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支付混战

民营第三方支付诞生之初,做的正是国家队也就是银行们应该做却缺位没有做的事情。如今国家队们迎头赶上,超级网银、银联、民营第三方支付三大阵营同网竞技,谁最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能成为最赚钱的平台,谁将走得更快更远,留给业界颇多悬念。

在业界的翘首企盼中,央行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程序正在紧张进行着。

在去年4月到央行报备申请牌照中的130多家企业中,已有17家进入央行公示程序的申报企业,首批第三方支付企业就将从中诞生。

这备受业界关注的17家企业,分别是北京6家,上海6家,深圳2家,杭州、广州、海南各一家。其中,北京6家分别是北京商服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资和信)、开联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通融" 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宝支付)、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北京数字" 王府井(" 600859," 股吧)科技有限公司、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6家分别是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快钱)、上海" 东方电子(" 000682," 股吧)支付有限公司、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汇付天下)、上海盛付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盛付通);深圳2家分别是快付通公司、财付通公司;杭州、广州、海南各1家,分别是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海南新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按照申报程序,各第三方支付企业向其所在地的央行分支机构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然后汇总到央行汇审,接到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的方可公示,期限一般为3天。事实上,从2010年12月21日开始,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公告陆续在央行各地分行或支行官网公布。

尽管离最终的首批牌照发放还剩“最后一公里”,17家企业是否能全部拿到牌照尚未可知,但对于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第三方支付行业而言,首批非金融支付机构正规军的诞生,将对它们的发展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不过,随之而来的将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方支付民营企业诞生之初,做的是国家队也就是银行们应该做却缺位没有做的事情,如今国家队们迎头赶上,超级网银、银联、民营第三方支付三大阵营同网竞技,谁最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能成为最赚钱的平台,谁将走得更快更远,留给业界颇多悬念。

银联的野心

在首批公示的17家企业中,银联系成为最大赢家,这4家银联系支付企业分别是北京银联、上海银联、广州银联及数字王府井。

曾经有人把超级网银比作“网银的银联”;如今,中国银联也加入互联网支付阵营,建立了名副其实的“网上银联”,力图同第三方支付一较高低。

事实上,在去年年底,就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银联在发展POS、ATM等传统的银行卡支付业务同时,已经在其内部明确提出打造“网上银联”的目标,以实现银联卡在互联网上的“联网通用”。

而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银联身影的出现,亦被业界看作是其加速互联网支付业务布局的重要信号。当时在场的中国银联助理总裁刘风军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支付时代,面对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和现代企业以及广大持卡人日益广泛的互联网支付的现实需求,作为中国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积极联合产业相关各方构建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网上支付通道和环境。

面对广阔的互联网支付发展空间,银联已在近期成立了事业部机制的互联网业务部,将互联网业务列入银联中长期战略规划,同时开始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据悉日前,银联集结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在上海召开互联网业务推进工作会议,为明年互联网业务发展布局,大有“举全局之力”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之势。

在技术方面,中国银联利用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优势,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网上银行交易转接清算平台CUPSecure银联互联网认证支付系统。目前,CUPSecure银联互联网认证支付系统可支持网上银行卡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账户验证和汇款等多种交易类型,提供银联卡辅助安全认证、公共事业缴费、网上购物、信用卡还款、理财产品直销、企业代收付、收单外包和企业集成支付等互联网支付服务。

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银联网上支付的发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会对现有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带来挑战,尤其是在国际支付业务方面,中国银联更具领先优势,对于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不过,银联的野心不止于此。去年,中国银联旗下的电子支付公司(Chinapay)推出了面向高端消费人群的“银联在线商城”,试图借助银联遍布全球的商户资源,打造国内首家国际化的网上购物平台,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实现达1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并不占优势的银联,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脱颖而出。进军电子商城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国内其他电子商务平台,银联的" 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较高社会公信力和其背后巨量的海外商户资源。例如,消费者通过Chinapay跨境支付即可在在线商城上完成海外商品的购买。并且商城还可以利用银联的线下资源,自助终端、POS机终端等产生海量的数据作为宣传载体,这一推广模式的成本将十分低廉。

而当线下和线上支付领域得以顺利打通之后,银联这一支付领域的巨头会变得更为强大,挑战支付宝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民营队洗牌在即

受牌照影响最大的,当属最早涉及第三方支付的民营阵营。牌照的发放将成为这一行业分水岭,那些不合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将会就此出局。此前甚至有业界人士悲观地预计,“目前八成以上第三方支付企业丧失申请牌照资格。”。

根据第三方调研公司对于2010年前三季度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等民营支付企业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民营队是第三方支付的主力军,但集中度过高,加上银联、运营商等“国家队”的发力,民营队很可能陷入两极分化的境地。

根据去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在《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也就是2011年9月1日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才能够继续从事支付业务。未经央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其中,市场普遍关心的准入门槛也并不低: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注册资金最低3000万元实缴货币资本

3000万元的资质门槛将不少中小民营企业挡在门外。但换个角度来说,不少拥有雄厚资金市里的互联网巨头们将加入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竞争者行列。在17家进入央行公示程序的申报企业中,支付宝、快钱、财付通的入围吻合了之前业界的猜想,而盛大旗下第三方支付盛付通的低调入围则有些出乎意料。

今年1月5日,盛大宣布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盛付通”将独立上线。到目前盛付通注册资本为2.5亿元,团队成员约两百多人。而盛大自营的B2C商城业务也在布局中,二者将共同成为盛大用户资源、平台资源的变现手段。

不仅是盛大,网易也正力推旗下自营B2C商城及自有第三方支付工具“网易宝”。“互联网七雄”中,除搜狐和新浪外,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网易等五家都拥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这样一来,支付很有可能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下一个“标配”。不过,民营支付企业数量锐减也将不可避免。

尴尬的超级网银

与势头正猛的银联系和向来积极活跃的第三方支付相比,央行推出的第二代网上支付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却处在“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2010年8月30日,央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这一系统的运行,意味着原本无序竞争的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不再一一对接央行的核心支付结算系统,而是通过“超级网银”这一入口统一接入,这无疑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未来增加了变数。

然而,5个月过去了,消费者们对于“超级网银”仍存在诸多疑惑。例如,目前“超级网银”没有统一登录接口,必须以用户已开通的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作为基础平台进行使用,如果进行跨行查询和本人跨行账户互转,首先要进行双方银行的在线签约。这无疑背离了超级网银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目的。

此外,“超级网银”的收费标准也是一笔“糊涂账”。有的银行暂时实行免费,有的则按照普通网银的收费标准执行,甚至有一些竟然高出柜台、ATM的收费标准,这些乱象对于该业务的推广造成了一定障碍。而且目前各银行对于“超级网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跨行转账业务,单一的产品对于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超级网银本意是打破银行的门户界限,简化资金跨行清算的复杂路径,降低银行间跨行查询、资金汇划的交易成本,缓解银行网点柜台压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银行对这一业务进行了“冷处理”。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2010年中国网上银行年会”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特别指出,虽然“超级网银”已上线了三个多月,但网银用户在跨行转账时,不少银行出现了入账快出账慢,或直接转账失败的情况。这些问题在实质上,与各银行之前的利益不平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银行的优势是客户资源规模大、层次高,如果客户资源共享,相当于将大型银行的优势摊薄,且大型银行众多客户是通过经年累月铺设网点、大力宣传赢得的,如果共享资源,中小型银行将坐享其成。”"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如是分析。毕竟,“超级网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用户资源的共享,削弱大行在网点和客户资源上的优势,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有些商业银行对“超级网银”持保留态度,因此推广也并不积极。

扬长避短

国有金融机构与民营力量在第三方支付上的较量,是否将导致大规模的“国进民退”?

从实力对比来看,民营队无疑处于劣势,但其优势也显而易见体制灵活、创新性强、市场反应速度快,而且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有着银行网络支付所不具备的“担保”功能和更具人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

面对“国家队”的围剿,民营队的市场策略各有侧重,没有丝毫懈怠。例如,支付宝选择避开“国家队”的锋芒,尝试差异化竞争,甚至把业务拓展到海外。不仅如此,在去年11月,支付宝提出“聚生活”战略,建设无形的开发平台,不仅对个人和企业开发者开发应用,还将和各地区政府、城市单位等合作将一些关切人民生活的公共资源类服务聚合起来。

而快钱目前的服务重点是在企业端的解决方案。快钱CEO关国光表示,目前快钱的非网银交易已经超过网银交易,其中基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占30%,而传统行业领域的业务高达70%。在传统行业,快钱的主要客户已涉及航空、保险、教育和服装、美容等,未来制造业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在牌照发放后,业界专家指出,获得牌照的企业将可接入超级网银,第三方支付企业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将会逐步向传统企业进行渗透,也将出现从单一产业链的支付服务向跨产业链的融合转移的趋势

例如,基金销售行业将成为民营队有待挖掘的新金矿。受证监会基金销售牌照的影响,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中只有汇付天下和通联支付开始进入基金销售领域,而2010年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对基金销售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有望使更多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基金这一细分行业。

对于国家队而言,如果想要在网络支付领域获取更多话语权,取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持将成为重要因素之一。有人把“超级网银”比作公路,而第三方支付就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双方并非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未来大多数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将接入超级网银。

因此有专家建议,央行需要加快制订第三方支付企业接入“超级网银”的办法,在第三方支付企业拿到牌照后允许第三方支付企业接入这一系统,利用这些企业对互联网、用户需求的把握和善于创新的特点,开发出更多基于“超级网银”的业务应用,让更多的用户享得到“超级网银”带来的便利,同时央行应牵头对各银行跨行业务处理的利益进行有效调整,调动商业银行推广“超级网银”积极性。

事实上,支付是数据业务的真正门户,但目前这一领域过分强调了支付业的金融属性,严重忽略了支付业的数据业务本质。支付平台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通向未来个人精准信息服务的门户。在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银联和运营商把支付平台误当作金融业务(在美国,实际是数据信息业务为主),属于整体看走眼。而支付宝走数据信息业务的路子,从世界潮流看,方向才是正确的。”

姜奇平指出,制约支付平台成为未来数据核心业务开放平台的,仍然是核心技术的驱动力不足。将来支付平台赖以成势的主要技术,与金融几乎无关,主要是在一定" 法律条件支持下的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向各种代理增值应用的API。不过目前,支付服务的市场还局限在具体的应用上,更具市场潜力的支付服务平台还在孕育之中。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演绎新风尚 联想ideapad Y460p打开心灵大门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