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迅速,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增长。据知名金融搜索平台融360统计数据显示,从发行数量来看,银行共发行69540款理财产品,比2013年同比增长超50%;从规模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很可能低于2013年,出现数量与规模的“背离”。
银行理财产品近一年来发行量激增,说明银行为扩大业务量,加大理财产品发行力度,意图吸收大量资金。但是由于今年以来,P2P、宝宝类产品、票据理财产品等' 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纷纷加入市场争抢资金。相比银行理财产品,P2P、票据理财产品收益较高,而宝宝类产品流动性好,所以分流了部分原本打算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导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下滑。此外,今年股市回暖也吸引了部分资金转而流入股市,这也对银行理财产品规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理财产品远比外币理财受欢迎
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本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67658款,同比上升53%。外币产品合计发行1882款,同比涨10.5%。人民币理财产品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外币理财产品。
中长期理财产品发行量飙升,将成市场主流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各期限类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上升,3-6个月及6个月以上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大幅上升,尤其是6个月以上期限理财产品发行20273款,同比暴增276%,占比30%。
从总量上看,1-3个月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数量上仍是市场主力,占比近四成,但与2013年55%的市场占有率相比已明显下降。6个月以上的产品不仅发行量暴涨,而且27.5%的占比与2013年13.3%的占比相比,占比增长幅度超过107%。预计未来3-6个月和6个月以上中长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仍将继续增加,这也显示出在市场资金宽裕、利率下行的趋势下,银行为了长期锁定资金,更偏向发行中长期理财产品。
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预计,未来中长期理财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一是市场资金比较充裕,银行发行短期产品揽储热情消退;二是7月' target='_blank' >银监会下发 “35号文”,明确指出“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所以之前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配置长期资产,然后通过资金池实现期限错配,从而赚取差价的运作方式将被有效遏制,导致银行转向发行长期产品;三是9月监管层颁布“236”号文,规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能超过3%,有效遏制了银行月末、季末发行短期高息理财产品揽储,导致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速明显减缓;四是中长期产品收益稍高,吸引资金能力较强,可以增加用户粘性。
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是老百姓关注重点
在过去的12个月里,银行发行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类和非保本浮动类三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发行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保本浮动类产品发行量增幅超过非保本浮动类产品。这表明在今年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下,投资风险上升,相应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标的风险增大,银行预计部分投资者态度将由激进转为稳健,为迎合投资者的偏好,银行加大风险稍低、收益适中的保本浮动型产品发行量。
此外,目前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非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仍居首位,说明对于银行理财来讲,收益率仍旧是能够吸引投资者最重要的因素。
理财产品发行量城商行居首位,同步增幅农商行最大
融360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均有上升,其中城商行占比最高,发行理财产品24168款,发行量同比上升91.9%,占比达35.7%。农商行发型理财产品同比增幅最大,发行6706款理财产品,同比上升275%,占比10%。
从总发行量来看,城商行取代股份制银行成为发行量位居首位的银行,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认为,第一,和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的业务规模明显偏低,网点较少,导致吸收资金能力较弱,资金实力不足,所以要发行大量理财产品补充资金。第二,目前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上市了,募集了大量资金。反观城商行方面,上市的只有' howImage('stock','1_601169',this,event,'1770') 北京银行(' 601169,'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009',this,event,'1770') 南京银行(' 601009,'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2142',this,event,'1770') 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大部分城商行没有上市。所以,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的“资金饥渴症”更为严重,对资金的渴求更强烈。这样一来,城商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超过其他两类银行位居第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外,为了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资金,城商行使出“杀手锏”--高收益,目前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类银行。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