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年末野路子银行理财产品出动 你被飞单忽悠过吗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不知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消息:有人明明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却在理财经理的怂恿下,买了并非银行发行的产品。由于这种产品并非银行代销,这种“理财产品”往往很不靠谱。 微信号里寻财富,jrjmoney有思路!... 这种野路子产品叫“飞单”,由于是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银行大多声称与自己无关,投资者维权可谓难而又难。时值年终岁末,又到了这类“飞单”的集中爆发期。类似的“飞单”您遇到过吗?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您又是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不知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消息:有人明明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却在理财经理的怂恿下,买了并非银行发行的产品。由于这种产品并非银行代销,这种“理财产品”往往很不靠谱。

微信号里寻财富,jrjmoney有思路!...

这种野路子产品叫“飞单”,由于是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银行大多声称与自己无关,投资者维权可谓难而又难。时值年终岁末,又到了这类“飞单”的集中爆发期。类似的“飞单”您遇到过吗?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您又是如何分辨类似的“飞单”呢?

什么是“飞单”?

银行理财范围的所谓“飞单”,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利益驱使下,违规代销理财产品,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让客户购买,数额往往较高。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分为银行自己发行的产品和代销产品,“飞单”多出现于代销产品。代销产品中,主要有基金、贵金属、'私募、' 信托、' 保险等。因为是代销,产品盈亏都由管理公司负责,银行多不担负责任。

如果有银行财经理向您推销一款“高收益”的“内部”理财产品,您会怎么办?

在不知道理财产品是否为银行代销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人还是比较理性的。他们并不会盲目相信理财经理的“专业建议”。

但如果是自己相熟的理财经理,情况则会产生变化。11%以上的投资人表示,如果是相熟的理财经理推荐,他们很可能就会相信并购买。

43岁的李先生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他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般会比较谨慎。因为看到过身边的朋友遭遇“飞单”后的纠结,他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是也会留个心眼。“我一般是看章,如果没有银行的公章我是肯定不会购买的。”李先生说,除了公章,收益率也是他考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理财经理明确告诉您这是一款非银行代销的产品,但是回报很高,您是否会购买?

现实中,有一部分“飞单”的投资者其实知道自己购买的并非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但或许是出于对理财经理的信任,或许是受到了高息的引诱,明知“飞单”而购买的投资者也不少。

本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四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示,即使明知是非银行代销的产品也会购买。

不过,数据显示超半数投资者在选择银行产品时还是比较理性,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

赵强是一位理财达人,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 、P2P他都会涉及。他在调查中就表示,即使明知是并非银行代销的产品,他还是有可能购买。“能打入‘银行内部’起码说明这家基金公司有点实力。”赵强认为,他投资P2P等项目是也遭遇过亏损,尽管心疼,但投资就是有赚有赔。在赵强看来,哪怕不是银行代销的产品,但起码会比那些沿街发传单的所谓“投资公司”要靠谱些。

前面提到的“飞单”,您有听说或者遇到过吗?

调查显示,“飞单”现象在受访者中的名气还不小,近七成的读者表示自己曾经听说过“飞单”的存在,只是自己没有遇到过。

尽管“飞单”的知名度如此之高,受访者对遭遇“飞单”之后该如何维权的看法并不统一。

在调查的另一个问题中,认为银行应该为“飞单”负责和认为“不应该负责”的受访者各占四成左右,观点并不统一。

其实参与“飞单”销售的并非只有银行财经理。尽管监管部门严令禁止,但还是有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混”进银行营业厅。网友“阳光明媚”就曾遭遇过这种情况。某保险公司的员工穿着与银行工作人员几乎一样的制服向他推销,让他差点上当。“本以为在银行买的产品,肯定有保障,没想到水这么深。”另一位受访网友“康微”感叹。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林希妤潘艳红争夺奖金王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