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邱桂奇 上海 qk= page=1" (楼盘)报道
由于对地产业务发展速度的不满以及集团新战略转型的需要," 复星集团旗下的两大地产业务平台" 复地集团和星浩资本双双换帅。人事震动的背后,是复星对地产业务重塑的企图。正如复兴地产控股总裁徐晓亮所说:“复星地产是具有金融思维的" 投资平台,不是地产金融而是" 金融地产。”
两大老帅被换
12月15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拿到一份当天"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复星国际”)印发的红头文件《关于复星地产核心管理人员任命的通知》。
根据该文件内容,原复地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陈志华被任命为复星地产控股联席总裁兼复地集团董事长,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 汪群斌不再担任复地集团董事长,而复星地产控股总裁徐晓亮则也将不再担任复地集团副董事长。原星浩资本总裁" 赵汉忠,也将履新复星地产控股联席总裁兼星浩资本董事长,汪群斌也不再担任星浩资本董事长一职。原复地集团执行总裁王基平提任复地集团总裁,原星浩资本执行总裁黄海滨提任星浩资本总裁。
复星地产控股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此举是为了复星地产控股与产品线的融合贯通,陈志华和赵汉忠的职务调整,是为了加强复星地产控股的整体统筹水平。
然而,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在复星地产控股的总裁这一级职务上,目前已有1名总裁和2名分别主管国内和海外市场的执行总裁,这多出来的2名“联席总裁”并无实际分工,而且复地集团与星浩资本的官方网站上新的高管职务已更新,但记者在这两家公司的母公司复星地产控股的官方网站上并未见陈志华与赵汉忠的新任命信息。记者从复星地产控股了解到,目前二人在复星地产控股总部暂时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室。至于二人在复地集团和星浩资本的董事长职务,从之前汪群斌担任星浩资本董事长期间的工作内容来看,这个职务实际上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业务工作,其实权实际上是在总裁手上,也就是说,陈志华以及赵汉忠的董事长职务,可能也是虚职。
以上信息显示两人的职权可能已被架空。而此前已有传言赵汉忠可能会离职。
复地集团是复星国际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平台,而星浩资本则是地产基金业务的平台。复兴地产控股相关人士称,在管理层换血之后,复星" 地产板块2015年或推出围绕新兴业务的新战略。
换帅源于对地产业务发展速度不满
作为地产界的老人,陈志华与赵汉忠曾有着辉煌的战绩。
陈志华有20年的房地产行业从业经验,2008年3月加入绿地集团任总裁助理、京津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是帮助绿地集团拿下北京 qk= page=1" (楼盘)市场的功臣。2011年加入复地集团,先后任高级副总裁、总裁、副董事长兼总裁的职务。
赵汉忠则有16年的房地产从业经验,曾是" 金地集团(" 600383," 股吧)华东区负责人,带领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实现从零到年销售额上百亿元的传奇业绩,也曾成功推动金地集团2001年在沪上市。加入复星集团后,赵汉忠一手创立星浩资本,4年时间累计实现基金管理金额100亿元,持有货值近700亿元,打造了中国不动产" 私募基金的第一品牌。
而尽管二人之前曾拥有过辉煌战绩,但复星集团今年以来对地产板块业务的速度并不满意。
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换帅正是源于复星集团对于目前两块地产业务发展的担忧。尤其是星浩资本的大连 qk= page=1" (楼盘)项目,一直让其备受指责。
而作为复星地产旗舰的复地,这几年业绩也呈萎缩之势。2010年,复地全年销售136亿元,而2011年则大幅下降到94亿元,其后的2012年和2013年,复地销售分别也只有121亿元和128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全国排名仅第44位,与一线房企的距离在逐步拉大。
一位接近复星国际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地产行业占整个复星集团相当大的比重,近几年,复星集团亦在地产行业投资了重金,涉足住宅、商业、工业地产、物流地产、养老地产、文化" 旅游地产、海外地产以及地产基金等领域,如何打通这些领域之间脉络,使之协同发展,是目前复星集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集团对于目前的地产业务发展寄予厚望,对现在的发展速度也不是很满意,希望能够整合复星系更多资源,实现快速高质增长。”复星地产控股一位内部人士告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复星地产明确提出要转型,我们希望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转型,所以我们提出了‘蜂巢’的概念,就是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就像蜂巢的体制一样,在一个城市中,实际上需要注入核心的产业,然后做工作、生活和消费的共同体、生态圈。”复星地产控股总裁徐晓亮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作为复星国际旗下的地产和资本运作平台——复星地产控股,已在" 美国纽约、" 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四个全球金融核心城市拥有项目,完成了其全球化战略投资的第一轮布局。为其构筑产城一体的“蜂巢城市”打下了基础。
复星到了2013年迎来了全球资源整合的井喷:收购" 葡萄牙Fidelidade" 保险集团和入股美国Ironshore保险公司,让复星地产拥有了全球化的险资资源,继纽约、伦敦购置资产后,复星又收购了日本平台性房地产资管公司IDERA,并且马上落地了天王州花旗银行中心的项目,进一步明确了复星地产扩大资产管理规模的发展路径。此外,复星地产发展了三年的合伙人制,提升了团队的积极性和战斗力,这也为更快更好地转型轻资产平台打好了基础。
今年上半年复星投资" 中国国旅(" 601888," 股吧),增持豫园,推进与Kerzner Group共同在海南 qk= page=1" (楼盘)三亚 qk= page=1" (楼盘)海棠湾打造全球第三座顶级的酒店及海洋公园亚特兰蒂斯。协助Club Med在华业务的扩张,继亚布力及桂林 qk= page=1" (楼盘)度假村后,Club Med在华的第三家度假村已于年内试运营。
今年复星还高调进入影视娱乐业,分别投资了美国好莱坞Studio 8公司,增持" 博纳影业的股权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与上影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4年至今,复星及其管理基金分别投资东南亚领先的休闲连锁餐饮集团食之秘、" 西班牙著名火腿及酒类制造商Osborne集团、" 德国一流时尚生活品牌TOM TAILOR等。
复星方面表示,2014年上半年至今,复星向“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与“有产业深度的全球投资能力”双轮驱动的全球一流投资集团大步迈进。
考验团队的协同聚合能力
复星希望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打通保险、地产、医疗之间的界限,就需要将以前分散在各平台的产品与资源实现对接融合,产生协同效应。这也对地产管理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因此对地产高层团队的能力匹配问题的考量正是此次高层换血的根本动因。
复星集团总裁汪群斌表示,“这其实也是复星的管理层一直在思考的。复星不仅要投出去,更需要聚起来,只有协同才能创造最大价值。复星的大健康战略,就是对各产业平台间协作力的深度整合,考验复星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及驾驭能力。”
对于本次人事调整,复星国际在任命通知上是这样描述的:“根据集团地产板块的发展和管控的需要。”
徐晓亮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复星地产是具有金融思维的投资平台,不是地产金融而是金融地产。我们在内部推行的合伙人制度以及跟投机制,也融通了复星的内部资源,让负责人与项目之间形成非常强的利益关联,本身运用的就是金融思维,打造的也是一个个金融地产团队,这样复星地产才是从地产金融彻底转型为金融地产。”
正因为此,复星地产平台的两位新掌舵人被寄予了厚望。
陈志华与赵汉忠的两位接任者也拥有不俗的履历。王基平是复地集团的老臣,2000年即进入复地集团,历任上海知音项目工程经理,武汉 qk= page=1" (楼盘)复地总经理兼长沙 qk= page=1" (楼盘)复地总经理,复地集团执行总裁兼集团运营管理中心、上海公司和武汉公司总经理。
黄海滨则是赵汉忠在金地集团时的老部下,曾在金地华东区运营中心任总经理。后追随赵汉忠进入复星集团,进入星浩资本任副总裁,负责组建地产基金团队,战绩不俗,在三年时间里先后封闭旗下三只星光耀城市综合体开发基金,截至2014年底,实现总融资额100亿元,总投资额175亿元,成功投资了上海、大连、苏州 qk= page=1" (楼盘)、哈尔滨 qk= page=1" (楼盘)等多省市10个地块,开发总面积600万平方米。2014年初升任执行总裁,而现在则迅速升到总裁。
从履历来看,二人较符合复星对地产板块的“协同聚合能力”的需要。